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案例分析--浅谈对供地政策的两项建议重点.docx

案例分析--浅谈对供地政策的两项建议重点.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对供地政策的两项建议 一、案例: 近日,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事件持续发酵,2016年 5月20日晚间,诺普信(股票代码:002215)发布公告,参股公司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因环境污染责任纠纷被两家环保组织诉讼,近日收到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书,目前正在积极准备应诉。公告显示,原告为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被告方除了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还有常州市常宇化工有限公司以及江苏华达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根据原告指控,三被告在生产经营及对危险废物管理过程中,污染了常隆地块及周边环境。 据央视报道,自2015年底以来,常州外国语学校很多在校学生不断出现不良反应和疾病,有493人出现皮炎、湿疹、支气管炎、血液指标异常、白细胞减少等异常症状,个别还被查出了淋巴癌、白血病等恶性疾病。经检测,该校区地下水、空气均检出污染物。家长怀疑,这一结果与一路之隔的化工厂污染土地有关,三家化工厂陆续搬离后,当地政府准备将这块地在环境修复后用于商业开发。一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指出,这片地块土壤、地下水污染物超标严重,最严重的氯苯在地下水中的浓度超标近10万倍。 常州外国语学校事件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毒地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扩建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所谓毒地,是指会危害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的地块。一般是因为从事生产、贮存、堆放过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因其迁移、突发事故等造成的。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被称为“棕地”,主要特点有:土地被开发过;之后被闲置或者遗弃;会造成环境污染。 自20 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开始,中国城市中逐渐出现了大量的被工商业污染的土地。污染物来源主要是重金属、电子废弃物、石化有机污染物和持续性有机污染物四种。 被污染后的土壤,对人体带来的危害有直接与间接两种途径。间接途径是通过地下水、地表水以及空气影响到人体健康,直接途径则是通过扬尘,或者儿童玩耍时不注意将污染土入口等方式。科学界的诸多研究证明,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区,人群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 2012年媒体报道,北京市环境科学院副院长姜林介绍,“中国已经发现的污染场地还不到100块。”然而,美国的污染场地大概在四五十万块,欧洲也有几十万块的数量。 2013年,媒体报道,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正伟曾要求环保部公开土地污染数据,但是被环保部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直到2014年中国政府首次才公布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数据触目惊心:以18亿亩耕地面积计算,中国约3.49亿亩耕地被污染。然而有多少城市“毒地”被再次使用依然是不清楚的。 “毒地”正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噩梦。在中国迅速城市化进程中,市中心的工厂因为地价、城市规划等原因,需要外迁,留下的地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多被开发成住宅或商业办公项目。如果地块遗留有污染物,就可能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2001年起,中国城市“退二进三”的政策逐渐增加力度,有大批污染型企业外迁,退出繁华地段(二环路),进入城市边缘(三环路);或者退出第二产业,兴办第三产业。仅不完全统计,至2008年,江苏、辽宁、广州、重庆等地污染企业搬迁数千家,置换约2万余公顷工业用地。 随着经济的转型发展,中国有大量毒地被开发为住宅和商业用地,甚至成为昂贵的地王。以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都北京为例,北京广渠路15号地块原来是一家化工厂,2009年经土地储备中心履行招拍挂出让程序后,被中化方兴置业有限公司(房地产公司)摘牌,成为了当时的地王,经换土等修复后建起豪宅(金茂府),我恰好参与了这一地块的规划审批环节。 此外,在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和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的内部资料中,还可以看到以下毒地: 未来的北京市委市政府所在地--通州 。由于北京市西高东低,且东部河流较多,按照城市规划的惯例,工厂一般都建设在利于排污的河流下游地区。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通州相继出现了几家较大型的化工厂,东方化工厂、日化二厂、造纸七厂都集中在北运河、萧太后河之间。 有了这些大型的化工企业,与之产品相配套的中小型化工企业也随之应运而生,于是在东方化工厂、造纸七厂的永顺地区便形成了规模不小的化工园区。   北京东四环,大郊亭。二十多年前,这里被称作北京的东南郊,与不远的垡头地区共同构成了北京东南郊化工区,这里曾有北京化工二厂、北京玻璃二厂、北京染料总厂和北京炼焦化学厂等企业都在此聚集,目前已迁往燕化厂区、房山区青龙湖镇、河北唐山等地。 化工路、垡头一带过去是多家化工厂、染料厂的聚集地。朝阳区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到当地检查时,无论天气如何,都要戴口罩,并自备饮用水,从来不喝当地的水。然而,北京王四营地区的两限房和经济适用房(双合家园)坐落的位置为原北京染料厂厂区,供给对象为北京市东城区的拆迁户。而原化工二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