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对幼儿发展价值说课.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以社会性为主线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 1、独自游戏阶段 2、平行游戏阶段 大约3岁左右开始,儿童的游戏性质发生变化,逐渐具有社会性。这个阶段游戏的特点是相互模仿,形成了初步的玩伴关系。 3、联合游戏阶段 大约4岁以后,儿童的联合游戏中出现明显的社交行为。 4、合作游戏阶段 5岁以后开始出现较多的此类游戏。幼儿之间的合作时间延长,内容多样化。 三、以情感为主线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 学前儿童在由自我游戏、亲子游戏向同伴游戏扩展的同时,儿童的依恋由单一模式,即母子依恋向多重依恋发展,不再仅依恋父母或成人,开始从同伴交往中获得情感寄托。而且随着游戏的社会性特点日趋明显和儿童社会性交往需要的扩大,儿童在游戏中调控自己情绪情感和识别别人表情信息的能力也趋向增强,情绪情感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LOGO LOGO LOGO 游戏与幼儿发展 教师自我介绍 姓名:高悦 特点:女汉纸,防御弱,容易暴走 QQ:295139814 邮箱:295139814@ Page ? *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Page ? * 柏拉图 昆体良 亚里士多德 夸美纽斯 洛克 Page ? * 1816年,英国欧文创办了新兰纳克幼儿学校——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把游戏作为儿童活动的主要方式,大量地开展儿童的户外活动和游戏,开创了游戏在学前公共教育中的实施。 在1837年创办了“儿童活动学校”,1840年改名为“幼儿园”——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他第一个系统地研究了儿童的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础。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把游戏列入幼儿园课程中。 他认为:“儿童早期的各种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因为整个人就是在游戏中,在他最柔嫩的性情中,在他最内在的倾向中发展和表现的。”为了使儿童得到知识和发展各种能力,福禄培尔为幼儿园设计了做游戏和进行作业时用的玩具和材料,取名为“恩物”(its),意为神赐予儿童的礼物。 幼儿学习的特点: 1、内容广泛任何学科前的学习 2、学习途径与方式的多样性 游戏是 幼儿学 幼儿的经验以 习的重 3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直接经验为主 要途径 Page ? * 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动机与体验 游戏的内部主 观心理因素 游戏性体验 游戏动机 游戏者在游戏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 内部动机 直接动机 内部控制 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价值 一、儿童游戏产生的背景 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需要有一个生活预备时期。 社会为儿童的游戏创造了生态空间,社会的文化也把儿童期确认为游戏期。 二、游戏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推动儿童去游戏的内因是儿童的需要,游戏是满足这种需要的活动。 儿童的基本需要 尊敬(认可)需要 社会性交往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最佳觉醒水平需要 影响环境的需要 理解环境的需要 基本生存需要 安全需要 身体活动需要 儿童基本需要 游戏动机 主要游戏行为 基本生存需要 身体活动需要 活动性动机 运动性游戏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