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1口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口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 北京中水新华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二一年十月 言 第一章 基本情况 1 1.1 自然地理概况 1 1.2 经济社会概况 4 1.3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9 1.4现状用水水平分析 32 1.5近年来节水工作进展情况 36 1.6 形势与主要问题 38 第二章 水资源供需分析与水资源配置 42 2.1 节水潜力分析 42 2.2水资源配置与供需平衡分析 47 第三章 目标和任务 61 3.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61 3.2 规划范围及水平年 62 3.3 规划依据 63 3.4 规划目标 65 3.5 主要任务 67 第四章 重点区域与领域 69 4.1 重点区域 69 4.2 重点领域 69 第五章 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 77 5.1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 77 5.2 落实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制度 79 5.3 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及水资源论证制度 80 5.4 建立和完善节水市场调节机制 80 5.5 全面加强节水基础性管理制度建设 81 5.6强化水资源、水生态与环境保护管理 83 5.7推进节水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85 第六章 重点节水工程 87 6.1 农业节水工程 87 6.2 工业节水工程 89 6.3 城镇生活节水工程 90 6.4 非常规水源利用工程 92 6.5 水生态与环境保护和治理 93 6.6 能力建设工程 100 6.7 节水示范工程 101 第七章 投资分析与实施效果评价 103 7.1 投资分析 103 7.2 实施效果评价 104 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 106 8.1 有利影响 106 8.2 不利影响 107 8.3 减免不利影响对策措施 107 第九章 保障措施 108 9.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考核责任 108 9.2 完善法规政策,深化统一管理 108 9.3 拓展投资渠道,加大政府投入 108 9.4 加强用水管理,激励节水减排 109 9.5 依靠科技进步,创新用水模式 109 9.6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水减排意识 109 第一章 基本情况 1.1 自然地理概况 1.1.1地理位置 海口市是海南省省会,位于北纬19o32′~20o5′,东经110o10′~110o41′,地处海南岛北部,横跨南渡江下游东西两岸。北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省相望,东与文昌市接壤,南靠定安县,西邻澄迈县。东西宽约60.6km,南北长约62.5km,总面积2304.84km2。海岸线长约131km,海域面积约800km2。海岛有海甸岛、新埠岛和北港岛。海口市地理位置见图1-1。 1.1.2地形地貌 海口市略呈长心形,地势平缓。海南岛最长的河流—南渡江从海口市中部穿过,东部自南向北略有倾斜,西部自北向南倾斜;西北部和东南部较高,中部南渡江沿岸地势低平,北部多为沿海小平原。境内最高处为马鞍岭,高程222.2m,最低点为南渡江公海口,高程0.4m。由于海蚀及构造作用,形成台阶式地形。一级阶地分布于沿海,高程在5m以下,宽约0.3~0.4km,地势平坦,城区大部分建筑均在该阶地上;二级阶地高程为18m至25m之间,宽度达2.8km,地形平坦;三级阶地高程为30~40m,宽度达0.3~0.4km,切割剧烈,为宽敞平顶低岗地;四级阶地为该市地形较高之洪积层,高程在80m以内,地形破碎,起伏较大,系园状岗地。全市地貌基本分为北部滨海平原,中部沿江阶地区,东部、南部台地区和西部熔岩台地区。 1.1.3水文地质 海口市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中岳、晋宁、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每期构造运动都在海南岛留下一定的构造形迹。从空间分布上,以各种方向、不同形式或不同性质的构造形迹组合,形成东西向构造带、南北向构造带、北东向构造带、北西向构造带等主要构造体系,构成了本岛的主要构造格局,控制着本岛沉积建造、岩浆活动、成矿作用以及晚近时期的山川地势的展布及部分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 海口市地下水赋存条件较好,储量丰富。浅层地下水分布范围广泛,山丘区主要补给来源于降水,平原区除受降水补给外,还接受灌溉和其它地表水体的渗漏补给。深层承压水主要分布于王五~文教大断裂以北的琼北自流盆地,主要接受基岩裂隙水的侧渗补给和火山岩潜水的下渗补给。海口市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Na+Ca型水,深层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Na+Ca型水和HCO3+Cl-Na+Ca+Mg型水。 1.1.4气候特征 海口市属热带岛屿气候,夏长冬短,午热夜凉,历年未见霜雪,冬春多雾多旱,夏秋多雷暴雨,并有台风。多年平均气温23.8oC,绝对最低气温2.8oC,最高温度38.8oC,太阳辐射强,多年平均日照2210小时。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2

文档评论(0)

zzabc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