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题(2016.4.9)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 25分 )
1、下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剽悍(biāo) 憩息(qì) 蹇劣(jiǎn) 岑寂(chén)
B、分娩(miǎn) 怒不可遏(è) 凝眸(móu) 远遁(dùn)
C、惊觉(jué) 德馨(xīng) 案牍(dú) 蛰伏(zhé)
D、跳踉(láng) 铃听(líng) 奢侈(shē) 隽妙(jùn)
2、下列几项中无错别字的一项() (2分)
A.忍俊不禁 左右盼争斗艳
B.络绎不C.爱不失手 流恋忘返 家户晓 D.姹紫嫣红 别出心裁
(2)、《安徒生童话》中有一篇文章表达了他对孤苦无助的孩子们给予了无限的关爱和同情,同时也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他童年的影子,这篇童话的名字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6.默写或根据提示把内容补充完整(7分)
(1)陋室铭》一文文中写出了陋室的环境之雅的是:?
-----------------------,------------------------ 。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的是:
-----------------------.-------------------------.
(3)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的是:
------------------------.------------------------.
(4)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直接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悲的是:
-------------------------. ,
7.阅读下列诗词,完成选择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本诗首句交代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
B.“心远地自偏”写出诗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
C.“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境、理浑然融合。
8.2006年6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2是你班(4分)
上面四则材料,不适合选入板报的是哪一则?请简要谈谈理由。(2分)
(2)板报的内容要求有一副对联,上联已给出,请对出下联,写在下面方格里。(书写要求规范、工整)(分)
上联:登长城览神州风貌
下联: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 爱 莲 说(12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 (2)亭亭净植 ( )
(3)陶后鲜有闻 ( ) (4)濯清涟而不妖( )
10、下列句子中的“之”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蔽林而窥之
C、无丝竹之乱耳 D、何陋之有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爱莲说》是唐代刘禹锡的托物言志的名文。
B、文章用“菊”和“牡丹”做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C、文章最后一句表达出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的讽刺。
D、莲花所体现的君主风度,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它启示人们,做人应该做像莲花那样高洁正直的人。
12、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