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的地质作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水的地质作用

第八章 海水的地质作用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海水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运动方式及海洋生物;掌握波浪、潮汐、洋流、浊流的剥蚀、搬运作用,熟练掌握滨海、浅海、半深海、深海的沉积作用。了解海水进退的原因、意义及其形成的地质现象。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是海水的沉积作用;难点是海水的运动。 第一节 海洋概况 海洋占整个地球面积的70.8%,地球上的水约有97%存在于海洋中,在地质历史中,沧海桑田、海陆变迁,占陆地表面75%的沉积岩中绝大部分是海洋沉积形成的,因此海洋的地质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一、海与洋 海和洋构成了海洋。一般来说,近陆为海、远陆为洋,水体相同,均为海水。海洋是地球上广大而连续分布的咸水体的总称。洋底地貌可以分为大洋中脊和深海盆地。海底地貌单元有: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岛弧、海沟和弧后盆地。 但两者有着根本性区别: 海 洋 形成时间晚:第三纪、第四纪 海底大多数为大陆型地壳 水浅,一般3000米,多为数百米 范围局限,受陆地轮廓直接影响 形成时间早:中生代已出现 洋底为大洋型地壳 水深,一般3000米 面积广阔,不受陆地影响 海洋是地球上广大而连续分布的咸水体的总称。 二、海水的化学成分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有机质,其中以可溶性盐为主。世界各大洋的一般含盐度为33-38‰,盐分的多少随地区的气候不同而变化。盐分主要是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在海水中都呈溶解状态。海水中溶解的化学元素约有80余种,其中以钠离子和氯离子最后,所以海水是咸的。 2.海水中含有Au、Ag、Ni、Co、Mo、Cu等数十种微量元素,很多国家正在进行提取开发实验。 3.此外,海水中还溶解有多种气体。其中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是O2与C02,它们来自于空气以及海中生物的生命活动。 三、海水的物理性质 1.海水的密度 海水的密度略大于蒸馏水,一般为1.02-1.03g/cm3随各地海水的盐分、温度变化而变化。 2、海水的压力 海水的压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到海底深部压力极大,可达108Pa。 3、海水的温度 ①海水表层温度:赤道附近为25-28℃,两极地区为0℃左右。 ②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强而降低,到300米以下变化极小,一般为-1~5℃。 4.海水的透明度和颜色 大洋为蓝色,透明度较好,光照可达200米。 海的颜色变化较大,以蓝色为主,常受悬浮物质和藻类影响,透明度也受到影响。 四、海洋中的生物 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按其生活方式大致分为三种: 1.浮游生物 2.游泳生物 3.底栖生物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及其侵蚀、搬运作用 海水的运动是重要的地质作用动力,主要有波浪、潮汐、蚀流和洋流四种运动形式。 一、波浪及其侵蚀、搬运作用 ——主要由风摩擦海水而引起的,也可因潮汐、海底地震、大气压剧变而产生。 波浪是一种有规律的起伏运动,由一个凸起的部分(波峰)和一个凹陷的部分(波谷)组成。波峰、波谷、波长、波高是波浪的四要素。 波浪作用的深度不超过波长的一半,此时的深度界面就是波浪底部,称为波(浪)基面。正常浪的作用范围大致在水深20米左右。波浪在向海岸方向传播时,当海水的深度小于一半时水质点的运动受到海底摩擦的影响,使波高逐渐加大,而波长逐渐减小,波峰逐渐变尖,圆周运动变成了椭圆运动,逐渐形成不对称的破浪形态。最终形成翻卷浪和拍岸浪。 进流、退流和沿岸浪都在搬运泥沙,并不断对海岸进行改造。 1、波浪的冲蚀作用 一般发生在海岸带,形成特有的海蚀地貌。(海蚀穴、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海蚀阶地) 2、海浪的磨蚀作用 主要发生在海水几米至几十米深的地方。拍岸浪破坏的岩块随着退流带到滨海底部来回滚动,即对海底进行磨蚀,本身相互见磨擦磨圆,成为磨圆度很好的砾石和砂粒。 3、浪波的搬运作用 能引起近岸带沉积物的搬运和再沉积。进流就将水下的砂、砾向岸上搬运。形成砾滩、砂滩或砂坝;回流又搬回水下在离岸一定距离的水下沉积,成长为平行海岸的砂堤或砂坝。如果波浪斜击海岸形成沿岸流,常形成砂咀或砂坝将近陆的一部分水域与外海隔离开来使其转变成湖泊,称为澙湖。 二、潮汐及其侵蚀、搬运作用 ——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及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惯性力的共同努力下,产生周期性的涨落现象,称为潮汐。 在平坦海岸带,潮水的涨落影响到相当宽阔的范围,对于沉积物起着反复的侵蚀、搬运和再沉积的作用,控制着沉积物的性质和特征。 在狭窄的河口地带,潮流的侵蚀搬运作用特别强烈。因而河口被强烈冲刷,不形成三角洲,相反河口向外海呈漏斗状展开,称为三角港。如钱塘江、恒河、叶尼塞河、亚马孙河、泰晤士河、易比河等河河口即为强潮形成的三角港。 三、洋流及其侵蚀、搬运作用 ——海水沿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有规律的流动,称为洋流(海流)。 1.洋流的特征 ①洋流的宽度从数十公里到数百公里,长达数千公里。 ②流速较慢,一般仅为

文档评论(0)

panguo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