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维拓展】 正确认识国内生产总值(GDP)与绿色GDP。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它是世界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 (2)绿色GDP是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简单地说,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 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如果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环境保护,那么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如果及时地采取必要的措施,则可使经济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能为污染治理提供物质基础。但是,我们决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思路,要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011高考北京卷35)二十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三大产业的比重发生了很大变化( )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推论出我国 ①农业总产值逐渐减少 ②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提高 ③劳动者对服务业技能培训的需求上升 ④劳务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第一产业 27.1% 15.1% 10.2% 第二产业 41.3% 45.9% 46.8% 第三产业 31.6% 39.0% 43.0%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①重要性: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②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 * * * * “三步走”战略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考点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的表现: (1)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总体小康的特点: 从总体上看,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考点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考点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 ②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党的十八大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有以下几项新要求: 2.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特点和要求: (1)特点: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2)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路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考点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有专家指出,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难中之难,不能与其他地区和群体同等对待。这告诉我们( ) A.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中难以 实现 B.我国应该力保贫困地区率先进入小康社会 C.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进程 D.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建设,只能靠国家的 扶持与帮助 【解析】全面小康的目标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故A项错误;B项观点不符合实际;D项观点错误,主要靠自己努力。部分地区和人群实现全面小康的困难,正体现出建设的不平衡性。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