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1.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1

8.1两点间距离公式及中点公式(1)——1课时 教学内容: 江苏省职业学校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下册第8章 §8.1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两点间距离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问题情境构造数学模型,借助数形结合探究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其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挑战的精神,感受数学的严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两点间距离公式 教学难点:利用向量知识探究两点间距离公式 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大海中有两个小岛,一个在灯塔东60海里偏北80海里的点处,另一个在灯塔西10海里偏北55海里点处,那么如何确定两小岛之间的距离呢? 分析:根据两岛的位置,联想到点的坐标,放到直角坐标系中,借助向量知识来解决。 一般地,设点为平面直角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点,则以为起点,为终点,作向量 ,那么,两点间的距离||就是向量的模。由向量数量积的性质,有,从而 (二)探求新知: 平面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一般地,设点为平面直角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点,。 (三)巩固应用: 例1、 求A(-4,4),B(8,10)间的距离|AB|. 变式:已知点A(-1,-1), B(b,5),且|AB|=10,求b. 解: x1=-4, y1=4;x2=8, y2=10,应用公式(7-1-1), |AB|====6. 变式:据两点间距离公式, |AB|==10, 解得 b=7或b=-9. 例2、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2,6),B(-4,3),C(1,0),求(ABC的三条边长。 解:据两点间距离公式,(ABC的三条边长分别为 (四)拓展提高: 大海中有两个小岛,一个在灯塔东60海里偏北80海里的点处,另一个在灯塔西10海里偏北55海里点处,那么如何确定两小岛之间的距离呢? 解:以灯塔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由题意 所以两岛间距离 即两小岛间距离约74.33海里。 (五)课堂训练: 求|AB|: (1)A(8,6),B(2,1);(2)A(-2,4),B(-2,-2). 学生上黑板演示解题过程,师生共同交流。 (六)本课小结: 本节课主要内容:两点间距离公式, 则 (七)课后作业: (1)已知A(a,-5),B(0,10)间的距离为17,求a. (2)已知A(2,1),B(-1,2),C(5,y),且(ABC为等腰三角形,求y。 (八)板书设计: 8.1两点间距离公式 设点 例1-2 学生演练 教学反思: 本节主要通过运用刚学习的向量的知识来推出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在讲解过程中,较多地采用了提问的形式,学生在学习时,一边复习巩固,一边获得新知。 8.1两点间距离公式及中点公式(2)——1课时 教学内容 江苏省职业学校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下册第8章 §8.1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中点坐标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上一章知识的回归,借助数形结合引导学生思考中点公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其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中点坐标公式 教学难点:利用向量知识探究中点坐标公式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问:(1) (2) (3) 考察“探究”中的, 有 (二)探求新知: 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坐标为,则 的中点坐标为 (三)巩固应用: 例1、已知点A(9,-2)和点B(-1,3),求线段AB的中点Q的坐标。 解题思路:公式的直接应用。 例2、已知线段MN,它的中点坐标是(3,2),端点N的坐标是(1,-2),求另一个端点M的坐标。 解题思路:公式的直接应用,不过未知量发生变化。 例3、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 (1)画出该三角形。 (2)求(ABC的BC边上的中线AD的长。 解题思路:数形结合。 (四)课堂训练: 1、已知两点,求线段的中点坐标。 2、已知线段,它的中点坐标是,端点的坐标是,求端点的坐标。 3、已知两点和,且线段的中点坐标是,求 学生上黑板演练,师生共同讨论。 (五)本课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线段的中点坐标及其应用。 (六)课后作业: 1、直线过点,求的长,的中点坐标。 (1) (2) 2、已知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