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设计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离心力的定义 在牛顿力学上,离心力是一种惯性,车辆行动时会受到惯性的作用,比如向前加速,车向后仰;突然刹车,车会向前倾。所以当车辆在转弯时,也会受到反向的惯性力作用,往左旋转,车辆向右倾;向右旋转,车辆向左倾。 车辆在曲线道路上受到的转弯惯性,就是车辆受到的离心作用,用一种虚拟的力来表示,就是离心力。 离心力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力。它的作用只是为了在旋转参考系(非惯性参考系)下,牛顿运动定律依然能够使用。 离心力的定义 计算汽车离心力的公式,F=mv /r=Gv /gr,所以,离心力 主要和车辆的重量、速度和曲线半径有关。 车辆的重量一般是特定的,所以转弯时需降速,扩大转弯半径。 2 2 汽车在平面曲线路段上转弯时,受到的离心力主要随着车速和道路弧度(转弯半径)的变化而变化,车开得越快,道路弧度越大,受到的离心力越大。 向心力 离心力 减小离心力的措施 1、转弯处路段设计,要“外高内低”,有一点的倾斜度, 防止车辆转弯时向外侧滑,但倾斜度不能过大。 减小离心力的措施 2、扩大转弯半径。在高速公路或坡度比较缓、路面宽阔的道路,进弯道时尽量要将车靠内侧行驶,出弯道时尽量将车靠外侧行驶。这样就可以改变汽车行驶的弧度,延缓转弯时的弯度,有效减小离心力。 减小离心力的措施 3、转弯时要降低车速,一般公路转弯口都设有路标和反射镜, 以便让司机知道前方是否有车辆,提前做好准备。 城镇街道或出入大门的转弯,转弯前在50-100米内减速用 转向灯表示行进方向,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 车辆在转弯前,首先必须控制车速,并随时做好停车的准备,尽量避免使用紧急制动与弯路中会车。在转弯时,操纵方向盘要与车速相配合,应适时转,不同路况的转弯技巧,及时回方向,转向角度要视实际情况而定,避免意外事故发生。因为转弯车速过快造成的车祸事故屡见不鲜。 4 行车视距 行车视距 行车视距——汽车在行驶中,当发现障碍物后,能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交通事故所需要的必须的最小距离。包括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 汽车在行驶过程,三种情况下存 在视距问题的情况,看不到前方障碍 物的情况。夜间行车设计不考虑。 平面上:平曲线(转弯的时候) 纵断面处:凸竖曲线 凹竖曲线(桥下视距) 车辆在平曲线上转弯时,因为看不到前方的障碍物,所以转弯路口都会设置反射凸透镜,让司机提前看到过来车辆。 一、停车视距 停车视距是指驾驶人员发现前方有障碍物后,采取制定措施使汽车在障碍物前停下来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停车视距构成:停车视距由三部分组成。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安全距离。 反应距离 S1 制动距离 SZ 停车视距ST 安全距离 S0 (1)反应距离S1:是当驾驶人员发现前方的阻碍物,经过判断决定采取制动措施的那一瞬间到制动器真正开始起作用的那一瞬间汽车所行驶的距离。 (2)制动距离:是指汽车从制动生效到汽车完全停住,这段时间内所走的距离。 (3)安全距离 二、会车视距: 定义:会车视距是在同一车道上两对向汽车相遇,从相互发现时起,至同时采取制动措施使两车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离。 会车视距SH约等于2倍停车视距。 ①加速行驶距离S1: 三、超车视距 超车视距是指汽车安全超越前车所需的最小通视距离。 超车视距的构成:超车视距的全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②超车汽车在对向车道上行驶的距离S2: ③超车完了时,超车汽车与对向汽车之间的安全距离S3: S3=15~60m ④超车汽车从开始加速到超车完了时对向汽车的行驶距离S4: 全超车视距为: S超=S1+S2+S3+S4 5 平面线形设计的步骤 平面线形设计是道路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其主要步骤 如下: 一、初步拟定平面线形 根据道路走向(由城市交通联系和道路网规划确定), 按照拆迁量、工程经济、车辆运行要求、城市发展要求以及 沿线规划区块设计思路等,合理确定平面线形初步设计方案。 主要基础资料是地形图。道路网规划一般为1:2000 —1:5000;详细规划中道路平面设计为1:500—1:1000。 先从中心线开始拟定设计。 平面线形设计的步骤 二、选用弯道平曲线半径 三、编制里程桩 道路直线段和曲线段确定后,从路线起点,按每20m、50m、100m的距离 依前进方向顺序编列里程桩号,对曲线起点、中点、终点以及桥涵、交叉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