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七章食用鱼的养殖合编.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食用鱼的饲养 池塘精养综合技术措施:八字精养法 水:养鱼的环境条件,水深、水活、水质 好; 种:鱼种,要品种齐全、体健、数量足、规格合适; 饵:饲料的营养完全、适口、量足、肥料充足; 密:放养密度高而合理; 混:实行不同规格、不同年龄的多种鱼类混养; 轮:轮捕轮放,能使养殖过程中始终保持较合理的密度,鱼产品能均衡上市; 防:及时做好防病等工作; 管:整个饲养过程中要精心管理。 第一节 池塘环境 一 池塘及池水环境条件 1 位置: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方便的地方建造鱼池。 2 水源与水质: 以无污染的河水或湖水为养鱼水源,这种水溶氧高,水质良好,适宜鱼类生长; 高产鱼池的水质要求: 溶氧保持在2.5~5mg/L以上,有16h在5mg/L以上; pH为7~8.5; 总硬度5~8德国度; 有效氮1~2mg/L; 有效氮与有效磷之比:100~200:1; 氨低于0.1mg/L; 硫化氢不允许存在。 3 水色:褐色或绿色水;肥、活、嫩、爽。 4 面积:10亩最合适 面积小(2~3亩)也能高产,但水环境不稳定,堤埂多,相对缩小了养鱼面积。 水体大,水质较稳定,不容易突变,但面积过大(20~40亩)投饲不均匀,不利于轮捕轮放,防病等操作和管理。 5 水深: 水越深,蓄水量越大,水质稳定,水温不易激变,可增加放养量,对鱼类生长有利,可提高鱼产量。实践证明,水深与鱼产量成正相关,2.5m最合适。夏季精养鱼池的补偿深度仅为80cm,3m以下处的溶氧在1mg/L以下,池水过深对养鱼也是不利的。 6 土质: 壤土最好,沙质壤土和粘土次之,沙土最差,要保留适度的淤泥(10~15cm) 6 土质: 壤土最好, 沙壤土和粘土次之, 沙土最差, 要保留适度的淤泥(10~15cm) 7 池塘形状与周围环境 以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池最好,优点是池埂遮荫小,水面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 长:宽为5:3;外形美观,拉网操作方便,注水时也易形成全池池水的流转; 池塘周围不应有高大的树木和房屋; 7 池塘形状与周围环境 新开挖鱼池应有较宽的堤面,为草基鱼塘打好基础。 池塘周围不应有高大的树木和房屋; 新开挖鱼池应有较宽的堤面,为草基鱼塘打好基础。 二 池塘改造 目前我国对稳产高产鱼池的要求如下: 1 面积适中,以10亩左右为好; 2 池水较深,一般在2.5~3m; 3 有良好的水源和水质,注排水方便; 4 池形整齐堤埂较高较宽,池底平坦,不漏水,洪水不淹,便于操作,有一定的面积种植饲料作物。 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鱼池应加以改造,改造时应按以上标准:做到小改大、浅改深、死水改活水,低埂改高埂。 3 广东地区的放养习惯 鲢放50克,养成750~1250克;鳙放养500克经60天可达1500克;鲮放养13~25克养成125~250克;草鱼放250克,出塘时1000~1500克。 三 池塘的清整 是改善鱼类生活环境条件,防病的重要工作,方法同鱼苗、鱼种池。 第二节 鱼种 鱼种是成鱼养殖的物质基础,是高产的前提。对鱼种的要求是: 数量充足、 规格合适、 种类齐全、 体质健壮、 无病无伤。 一 鱼种规格 1 不同种类鱼种规格确定的原则: 根据鱼的生长性能和生长速度; 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饲养方法; 各地人们的消费习惯。 2 江浙地区的放养习惯 青、草鱼为500~1000克的2龄或3龄鱼种出塘时可达5~6kg; 鲢鳙一般放养1龄鱼种出塘时可达500~750克; 鲤、团头鲂、鲫放养1龄鱼种 3 广东地区的放养习惯 鲢放50克,养成750~1250克;鳙放养500克经60天可达1500克;鲮放养13~25克养成125~250克;草鱼放250克,出塘时1000~1500克。 二 养鱼周期 是指饲养鱼类从鱼苗养成食用鱼所需要的时间 1 合理的养鱼周期 合理的养鱼周期就是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获得优质、经济价值高的食用鱼; 应根据饲养对象最佳生长期,食用价值,群众消费习惯,成活率等方面来制定较合理的养周期; 养鱼周期过长过短的缺点: 过长饲料消耗过多,主要是基础代谢的消耗增加,这是完全无用的消耗; 死亡率增大,管理费用增加; 资金和池塘周转率低; 周期过短,鱼类的食用价值低,鱼种消耗大。 2 我国池塘养鱼周期 鲢、鳙、鲤、鲫为二年 草鱼、团头鲂为二年或三年 青鱼一般为三年或四年 生产实践中养鱼周期也在不断 改革和变化 三 鱼种来源和鱼池安排 1 鱼种池专池培育; 2 食用鱼池套养鱼种 在成鱼池放养大、中、小三档规格或大小二档规格 大规格鱼种养成食用规格上市; 中小规格鱼种应相长成大中规格鱼种,供来年放养。 2 食用鱼池套养鱼种 套养夏花鱼种,可因种类、密度不同而长成不同规格的鱼种供来年放养。 3 利用其他水面培育,如稻田、围栏等 4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