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九章表面成分分析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案 第十二周, 3学时 教学内容:第九章 表面成分分析 第十章 电子显微技术的新进展 教学目标:了解俄歇电子能谱分析和原子探针显微分析,熟悉电子显微技术的最新进展并能够进行现代显微分析方法的选择。 重点:现代显微分析方法的选择 难点:俄歇电子能谱分析 方法:讲授、讨论、实例 准备:多媒体 过程:后附课件 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 概 述 表面科学的主要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它的两个最主要的条件是: 超高真空技术的发展 各种表面灵敏的分析技术不断出现 表面分析技术的发展与材料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它们相互促进: 八十年代,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的出现使(材料)表面科学的研究发生了一个飞跃; LEED所用的LaB6灯丝,STM中用来防振荡的氟化橡胶(Viton),AFM所用的探针等都是材料科学发展的新产物。 “表面” 的概念 过去,人们认为固体的表面和体内是完全相同的,以为研究它的整体性质就可以知道它的表面性质,但是,许多实验证明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关于“表面”的概念也有一个发展过程,过去将1mm 厚度看成“表面”,而现在已把1um 或几个原子层厚度称为“表面”,更厚一点则称为“表层”。 表面分析方法的特点 用一束“粒子”或某种手段作为探针来探测样品表面,探针可以是电子、离子、光子、中性粒子、电场、磁场、热或声波(机械力),在探针作用下,从样品表面发射或散射粒子或波,它们可以是电子、离子、光子、中性粒子、电场、磁场、热或声波。检测这些发射粒子的能量、动量、荷质比、束流强度等特征,或波的频率、方向、强度、偏振等情况,就可获得有关表面的信息。 表中仅列出了探测粒子为电子和光子的常用表面分析方法,此外还有离子、中性粒子、电场、热、声波等各种探测手段。这些方法各有其特点,而没有万能的方法,针对具体情况,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或综合多种方法来分析。 分析表面结构和成分的仪器和技术: 1)、俄歇电子能谱分析(AES); 2)、离子探针(IMA); 3)、场离子显微镜和原子探针(FIM); 4)、低能电子衍射(LEED)。 9.1 俄歇电子能谱分析 9.1.1 原理和仪器结构 1、俄歇电子的产生 它是以发现者皮埃尔.俄歇命名的。 1)、定义:当样品原子的内壳层电子受入射电子的激发而留下空位时,外层较高能级的电子将自发地向低能级的内壳层空位跃迁,跃迁时多余的能量将以X光子形式辐射出来,或引起另一外层电子电离,从而发射一个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称俄歇电子。上述两种释放能量的方式分别称辐射跃迁和俄歇跃迁。用WX和WA分别表示两种跃迁的几率,则有: WX+WA = 1 辐射跃迁可能产生Kα、 Kβ等X射线; 俄歇跃迁可以发射出各种不同能量的俄歇电子。 俄歇电子几率WA随原子序数Z的变化如图9-1所示。 2)、不同原子序数的电子信息使用范围 当Z≤14的元素,采用KLL俄歇电子信息; 当Z14的元素,采用KMM电子信息; 当Z≥42的元素,采用MNN和MNO电子信息。 3)、俄歇电子仅限于表层深度1nm以内,其空间分辨率直接由入射电子束的直径决定。目前可分析30nm以内的表面化学成分。 也许很快就会有束流更小,直径更细的电子束。 2、俄歇电子的检测如图9-2所示:俄歇电子能量仅是下边曲线N(E)上一个难以分辩的一个小拐折。上边曲线是下边曲线对应的微分曲线dN(E)/dE,可以看出分辨率有明显的改善。 目前,分析上述曲线可使用两种能量分析器。即: (1)、阻挡场分析器(RFA) (2)、筒镜分析器(CMA) (2)、线分析 (3)、元素面分布图 (4)、纵向浓度分布 可以利用电子枪进行溅射刻蚀,逐层分析化学成分,这是电子探针无法比拟的。 9.1.3 俄歇电子能谱技术的应用 主要分析固体表面和界面的分布变化。 1、研究合金及合金脆化的本质(P133) ①、晶间断裂的原因分析 ②、难熔金属的晶间脆断 2、了解微合金化元素的分布特性(P133) 3、复合材料界面成分的分析 2、最佳成像电压(VBIV):场离子像的亮度或衬度并非随电压增加而提高,而是达到某个电压之后像衬度随电压的增加而降低,这个电压称最佳成像电压(VBIV)。 3、场离子像的分辨率:试样上最邻近的两个原子投影到荧光屏上的像点正好能够分开,或测量单个原子所产生像的直径。 4、影响分辨率的因素:①离子飞行到荧光屏的距离; ②离子飞行速度的切向分量;③离子波动性的衍射效应。 5、场离子像的放大倍数:M = R/βγ R:针尖到荧光屏的距离;β:常数,一般为1.5;γ:针尖的曲率半径。 9.1.2 俄歇能谱的测量和分析 1、俄歇能谱的记录方式 X-Y记录。 X:电子能量值; Y:输出信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