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8项技术讲述.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熏洗法 熏洗法是用中药煎煮后,先用蒸汽熏疗,待温后再用药物淋洗、浸浴全身或患处局部,以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作用的一种外治方法。 1、评估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史、发病部位、伴随症状及局部皮肤情况。 (2)患者的心理状态,告知其操作的目的和配合要点以及使用药物的作用等,取得合作。 (3)病室的温度、环境是否适宜,是否需要遮挡。 2、准备 (1)护士: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物品:治疗盘内放药液、水温计、一次性中单、镊子、纱布、弯盘、大浴巾、支架、熏洗盘、必要时备毛毯、屏风。 (3)患者:了解治疗的目的,排尿,体位舒适,做好准备。 3、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至床边,核对、解释。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遮挡。 核对熏洗部位,根据需要垫好一次性中单。 (3)熏洗:将药液倒入熏洗盆内,加热水至所需容量,测量水温至所需温度(50~70℃),先熏蒸患处,至水温降至适宜温度时(40℃左右),再用药液淋洗患处或浸泡患处,熏洗过程中注意水温不可过低,防止受凉。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局部皮肤情况,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及时检查药液的温度,温度过低时应给予加热。 (4)熏洗完毕,协助患者清洗并擦干皮肤。 (5)妥善安置患者,协助衣着,安置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 进行必要的健康指导。 (6)整理用物,进行终末处理。 (7)洗手记录。 4、评价 (1)病人和家属能理解操作的目的、积极配合。 (2)关心病人,注意保暖,维护隐私。 (3)病人感觉舒适,局部无烫伤,被服、床单元无潮湿。 5、注意事项 (1)颜面部熏洗者,操作后半小时才能外出,以防感冒。 (2)冬季注意保暖,尽量少暴露患者肢体,必要时适当加盖衣被。 (3)熏蒸的药液温度不宜过热,一般以50-70℃为宜,防止烫伤。淋洗的药液温度一般为38-41℃左右。每次20-30分钟。 (4)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时,按无菌技术操作进行。所有用物需一人一用,避免交叉感染。 (5)患者不宜空腹洗浴,进餐前后半小时内不宜熏洗。 灸 法 灸法是以艾绒做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在人体表面的某些部位或穴位进行烧、灼、熏、熨,给人体以温热刺激,达到温通经络、益气活血、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法。 1、评估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史、发病部位、治疗部位皮肤的情况等。 (2)患者的心理状态,告知其操作的目的和配合要点以及使用药物的作用等,取得合作。 (3)病室的温度、环境是否适宜,是否需要遮挡。 2、准备 (1)护士: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物品:治疗盘内放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玻璃瓶、清洁纱布,必要时备屏风、毛毯。 (3)患者:了解目的,排尿,体位舒适,做好准备。 3、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至床边,核对、解释。 (2)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充分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遮挡。 根据病情或医嘱,实施相应的灸法。 (3)施灸:点燃艾条一端,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烤,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烧伤。 (4)随时弹去艾灰,以病人感到温热、局部皮肤稍起红晕为度。 (5)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及病情变化,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6)施灸完毕,将艾条插入小口玻璃瓶中,彻底熄灭艾火。 (7)清洁局部皮肤。 (8)安置病人,协助衣着,安置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 (9)整理用物,终末处理。 (10)洗手记录。 4、评价 (1)病人和家属能理解操作目的,积极配合。 (2)关心病人,注意保暖,维护病人隐私。 (3)病人安全,无灼痛或烧伤。 (4)病人感觉温热、舒适,症状缓解。 5、注意事项 (1)施治体位应舒适自然而能持久,以体位平直便于施灸为宜。 (2)施灸部位宜先上部、后下部,先腰背部、后胸腹部,先头身、后四肢, 依次施灸。如遇特殊情况,亦可不必拘泥。 (3)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小剂量,或灸的时间短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4)使用艾炷大小、壮数多少或熏蒸时间长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和施灸部位而决定,艾炷灸一般为3-5壮或为5-7壮,艾条灸一般为10-15分钟。 (5)施灸时,注意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 (6)若灸后出现皮肤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覆盖无菌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7)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灸后如感口渴,应饮红糖水或温开水,不宜喝菊花茶等寒凉性质的饮料,否则会影响艾灸的效果。 (8)熄灭后的艾条应装入小口玻璃瓶内,以防复燃,发生火灾。 涂药法 涂药法是将各种药物直接涂于患处的一种外治方法。 1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