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概述 定义:由于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脏腑功能失调伤及于肺),致肺气不清,失于宣肃。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 源流 1、《内经》论述咳嗽的病因病理---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素问、宣明五气论》“五气所病肺为咳” 2、分类:繁 简。 3、对咳嗽病理的认识不断深化 《景岳全书》明确分为外感内伤两类。 《杂病源流犀浊》“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火不炽,咳不甚” 4、近代運用中醫治療咳嗽的理法方药,积极开展全国性的慢支炎防治工作。 证候特征 经典总结: 病因:肺为脏腑之华盖…只受得本脏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只受得脏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而咳矣. 传变:咳嗽之症,凡五脏之气分受伤,病每自上而下,由肺及脾以及于肾;五脏之精分亏损,病每自下而上,由肾由脾以及于肺.肺脾肾俱病,精气两虚,木失所养则亢而不柔,火失所济则炎而向上,肝心从之而病. 病因:外感、内伤 病理因素:痰(寒热)、火(虚实) 病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迫气上 逆 (邪实致肺气壅遏不畅; 正虚致肃降无权,气不化津,津聚成痰,气逆于上而咳) 病位:肺 相关脏腑:五脏六腑(肝脾肾) 病性:虚、实 预后: 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互相影响 由单一脏腑向多脏腑发展 邪实: 外邪日久 风寒-风热-化燥 炼液成痰 伤正-正虚 正虚: 肺-肾-肾不纳气-喘 诊断 病史 临床表现:咳嗽,咯痰为主证。 体征: 辅助检查: 辨虚实: 病程、咳声、脏腑虚损兼证 三、辨主症特点 1、咳嗽: 时间、节律: 白天多—外感或内伤实证; 晨起或晚卧—痰(湿、热) 午后或黄昏---阴虚 夜间:虚寒 性质:干性、湿性 声音:力度;声重—风寒;粗浊—风热或痰热伤津;音哑;单声—风燥、阴 虚;连声重浊伴破音—痰湿 加重因素:饮食(生冷、辛辣);发怒;劳累受凉。 2、痰 色:白—灰—灰黄;黄;血性痰;粉红 色泡沫痰;脓性痰 质:稀;粘—阴虚、燥、热、肝寒热; 稠厚 量:多;少 味:腥、甜、咸 【治疗原则】 一、分清邪正虚实 外感咳嗽:祛邪利肺:风寒,疏风散寒;风热,疏风清热;风燥,清肺润燥。 内伤咳嗽:邪实正虚,祛邪扶正,标本兼顾:痰,祛痰:寒痰,温肺化痰;热痰,清热化痰;湿痰,燥湿化痰。火,清火(清热):清肝火,泻肺热。阴津亏耗:滋阴生津润燥。 【治疗原则】 二、分清轻重缓急:一般说来,外感咳嗽病位尚浅易治,但若兼夹燥、湿二邪,则较缠绵难愈易演变为内伤,治疗应加强润燥、化湿、祛湿之法。内伤咳嗽宜先祛邪为主,待邪祛后以药丸慢慢调治。 【治疗原则】 三、病有治上、治中、治下之分: 治上:治肺:温宣、清肃(直接针对咳嗽之主脏施治)。 治中:治脾:痰湿偏盛,健脾化痰;脾虚肺弱,补脾养肺。 治下:治肾:咳嗽日久,咳而气短,补肾。 【治疗原则】 四、治疗禁忌 1、注意审证求因,切勿见咳止咳:咳嗽是人体正气祛邪外出的一种病理表现,故治疗时不可一味“见咳止咳”,而须审证求因,针对病因病机而治,除以治肺(清肺、宣肺、降肺、温肺、敛肺、补肺、润肺)为主外,应注意调治脾胃、清肝疏肝、补肾纳气等整体疗法的应用。 2、外感咳嗽用药宜轻扬,不宜过早使用苦寒、滋腻、收涩、镇咳之药,以免留邪。内伤咳嗽—忌宣肺散邪,以防宣散伤正,耗伤阴液,伤及肺气,正气愈虚。须注意调护正气。即使虚实夹杂,也当标本兼顾。 3、忌食辛辣香燥、炙煿肥腻及过于寒凉之品。 荆防败毒散、参苏饮、杏苏散。 无汗三拗汤,有汗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咽痒而咳:痰不多麻黄汤加苏叶防风 痰多金沸草散 常加地肤子、土槿皮 咽滞而咳:白介子,灵仙、夏、朴 寒湿外感:麻黄加术汤 素有痰而外感:华盖散 兼食滞:加三仙 外寒内饮咳:小青龙汤 2、二种难治症 风咳:干咳,但有时有痰,常持续8周以上。咽痒,晨晚加重,受异味刺激加重,抗生素无效,常伴有过敏体质。常无寒热虚实症状。 祛风除湿:祛风止咳方—疾藜15荆芥穗10陈皮10半夏10云苓30生甘草10锦灯笼10白芍10苏子10僵蚕10蝉衣10 伏寒咳:表证不显,受凉即干咳无痰,见痰咳爽,咳甚尿出,舌苔薄净,脉细弦不数 辛润理肺汤:三拗汤合枳橘姜汤合甘草干姜汤+当归、旋复花 3、传变 传少阳:小柴胡加干姜、五味子;合小陷胸汤;再合附子薏米败酱散;再合金铃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学生绿色消费情况调查第三组讲述.ppt
- 6.2金属矿物与冶炼讲解.ppt
-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讲述.ppt
- 中学生物理竞赛1-32近代物理试题分类汇编讲述.doc
- 路面病害处治程序及标准重点.ppt
- 第五章函数与程序结构重点.doc
- 路堑开挖作业指导书重点.doc
- 中学生饮食健康讲述.ppt
-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讲述.doc
- 中债收益率曲线和中债估值的编制与应用讲述.ppt
- 八年级下册Unit4重点知识先知-2024年八年级英语寒假提升学与练(人教版) 解析版.pdf
- 2023-2025北京初三一模物理汇编:质量和密度章节综合(京改版).pdf
- 2025年医护人员法律法规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三).pdf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期末测试卷.pdf
- 中古时期的世界-高中历史全册核心知识必背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pdf
- 2025年P气瓶充装证考试题库及答案.pdf
- 反应热的计算 课后练习-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pdf
- 注册资本制度调整的模式和方法.docx
- 国企三会一层决策程序与权责边界.docx
- 磷矿湿法加工过程中氟回收技术研究及其利用进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