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折二十年讲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曲折探索二十年 1956-1976 曲折探索二十年知识体系 背景:经济:一五计划顺利完成; 政治: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思想:破除斯大林体制的迷信 理论:论《十大关系》 经济:中共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三年困难 ——八字方针——主要成就—— 文革衰退 探索:政治:中共八大——文革十年(1966-1976) 外交: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经验: 经济:调整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一切从实际出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经济规律; 政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坚持民主集中制 一、经济探索知识要点 背景:经济;政治;思想 前十年(1956——1966) 《论十大关系》——内容——探索开始 中共八大——主要矛盾、主要任务——探索里程碑 历程: 大跃进——主要特征——影响——重大挫折 人民公社化——主要特征——影响——重大挫折 三年经济困难——八字方针——影响 恢复发展 主要成就:钢铁、石油 后十年(1966——1976):文革中的国民经济 严重衰退(1966-1968) 出现起色(1971-1973) 有所发展(1975) 经验教训:调整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一切从实际出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经济规律 重点知识与能力训练一 重点与能力训练二 课堂练习: 1、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唯一正确的是 A、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副厂长 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 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 D、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 2、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C、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 D、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生产关系中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度的最好形式 D、经济建设速度超越了客观经济规律 4.(2011年江苏高考题)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 5. (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题)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A.工业化 抗美援朝 三大改造 B.一边倒 人民公社 另起炉灶 C.大跃进 两弹一星 和平共处 D.合作化 求同存异 三个面向 6.(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13题)文物是 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列对右图信 息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政策 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货款 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 8.(2011年海南高考题)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 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 9.(2008年江苏高考9题)右图是一本连 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 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二、政治探索知识要点 中共八大(1956):主要矛盾;民主政治建设 文革(1966-1976): 原因:内部;外部 践踏民主法制的表现: 一月革命,全面夺权 革命委员会;红卫兵 人大制度和政协制度 经验教训:建立健全民主法制;坚持民主集中制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