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了解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表现,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课程标准】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近代前夜的危机 发展 迟滞 河南省台前县第一高级中学 韩永明 一、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与城市: (1)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4.国力强盛: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了约30种工农业生产技术,基本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被称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一、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与城市: (1)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4.国力强盛: (2)双季稻大范围扩种,水稻产量提高; 一、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与城市: (1)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2)双季稻大范围扩种,水稻产量提高; 4.国力强盛: (3)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 一、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与城市: (1)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2)双季稻大范围扩种,水稻产量提高; (3)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 4.国力强盛: (4)广泛植棉,民众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一、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与城市: (1)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2)双季稻大范围扩种,水稻产量提高; (3)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 (4)广泛植棉,民众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1)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占据主导地位; (1)商品流通扩大; (2)白银大量使用; (3)商业资本活跃; (4)工商业市镇兴起。 (2)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突出表现为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 4.国力强盛: 耕地面积 明初8.5亿亩;清朝10亿亩 人口增长 明初6600余万;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增至4.1亿 国内生产总值GDP 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远高于欧洲 城市状况 50万人口城市世界10个,中国占6个 白银拥有 200余年间世界产量一半流入中国 世界地位 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 综合国力 保持领先地位 明清国力强盛的表现有哪些? 表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与城 市 综合国力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1)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2)双季稻大范围扩种,水稻产量提高; (3)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 (4)广泛植棉,民众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并占据了主导地位。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商品流通扩大; (2)白银大量使用; (3)商业资本活跃; (4)工商业市镇兴起。 突出表现为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 1.有关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30种工农业生产技术,基本上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②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③白银广泛使用,商业资本异常活跃 ④许多工商业市镇形成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2.明清时期民众衣食结构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因为( ) ①三季稻得到大面积扩种 ②国外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推广 ③棉花的广泛种植 ④丝织业的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牛刀小试】 A B 3.“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按田亩征收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