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的校园门禁系统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VIP

基于RFID的校园门禁系统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RFID的校园门禁系统 1.1 编写目的 随着高科技的蓬勃发展,智能化管理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一座座智能化大厦拔地而起,为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智能建筑必须在功能上满足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求,成为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基地。这就要求建筑物本身除了处在良好的地理位置之外,不仅在建成和投入使用时具有超越他人的先进性,满足用户当时的各种需求,而且应该具有开放式的结构和动态灵活性,能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未来需求而不必增加花费。而集成了门禁系统的建筑完全可以满足这些要求。在宏观上,作为社会安全的一部分,学校安全直接涉及整个社会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学生家庭的幸福,对校园的管理应该从校园大门开始,有效的防止外来人员的进入是对校园安全的一个基础保障,几乎所有的大中院校都需要一套优秀的管理系统来提高校园安全,于是我们决定开发一款能够有效管理人员进出的门禁系统。 1.2 背景 1.2.1 所建议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基于RFID的校园门禁系统 1.2.2 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实现该软件的计算中心或计算机网络 任务提出者:刘元龙; 系统开发团队:安特尔项目组; 系统用户群体:在校学生以及老师; 实现该软件的单位:淮阴工学院; 1.2.3 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 早期的第一代门禁技术采用单一的键盘输入密码方式,常常会有因忘记密码或混淆密码而被拒之门外;第二代门禁技术采用接触卡方式,例如磁码卡是把磁质贴在塑料卡片上制成的。磁卡可以改写,应用方便。其缺点是易消磁,易磨损;而铁码卡的卡片中间用特殊的金属线排列编码,采用金属烧磁的原理制成,不易被复制。这种系统虽然有些改进,但是如果卡片不小心被消磁或弄脏,进入人员将被拒之门外;第三代门禁技术采用感应卡即非接触式IC卡方式,这种卡片采用了先进的半导体制造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利用电子回路及感应线圈在读卡器本身产生的特殊震荡频率,当卡片进入读卡器能量范围时产生共振,感应电流使电子回路发射信号到读卡器,经读卡器将接收的信号转换成卡片资料,送到控制器进行判断、决策。第四代门禁技术采用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包括指纹机、掌纹机、视网膜识别、声音识别以及人脸识别装置等。这些门禁通常用于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出入口控制系统,视网膜辨识机和声音辨识装置在正常情况下安全性极高,但若视网膜充血或病变以及感冒等疾病会影响使用。 本课题门禁系统采用射频识别技术,扬长避短。RFID技术的优势是技术门槛较低,设计较为简单。目前,国内外低端门禁系统中80%的市场份额由RFID技术占据。而器件成本的降低和各种先进算法的出现使生物识别门禁系统在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所得到广泛应用。生物识别与RFID两种技术结合后巨大的性价比优势越来越突出的显现。 1.3 定义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PPP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 RBAC: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ASP : Active Server Pages MSIL:Microsoft Intermediate Language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Zhang Xin-fang, Fang Ming-wei+, Wu Jun-jun An Indoor Location-based Access Control System byRFID Research Center of Software Embedded System Engineering TechnologyHuazhong Univ. of Sci. Tech. March 20-23, 2011 2 C.M. Roberts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Computers Security, Volume 25, Issue 1, February2006, Pages 18-26 3 B. Nath, F. Reynolds, and R. Want, RFID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IEEE Pervasive Computing, vol. 5, no. 1, 2006, pp.22–24. 4 Pawel Rotter, A Framew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