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硫酸盐制浆方法的发展历史、生产体系及其意义
摘要:硫酸盐法制浆是当前用得最多的一种制浆方法,其蒸煮过程作为制浆造纸生产中的重要工段,蒸煮的质量与得率直接影响成纸的质量、工厂效益以及环境效益,对硫酸盐制浆的认识、了解、研究非常有必要。本文主要通过硫酸盐法制浆的蒸煮工艺、蒸煮过程控制的发展以及硫酸盐法制浆的优缺点来介绍硫酸盐制浆方法的发展历史、生产体系及其意义
关键词:硫酸盐法制浆 连续蒸煮器 蒸煮过程 发展
一、硫酸盐法制浆的发展
硫酸盐法为德国的C.F.达尔在1884年所发明。美国在1928-1934年首先实现了对其蒸煮废液进行碱回收的工业化。此后由于散装货物改为分装需用大量的包装纸类,结果使硫酸盐法迅速发展起来。1946年二氧化氯漂白技术的出现,克服了硫酸盐浆不能漂白到高白度的困难,更加推动了本法的发展。
硫酸盐法制浆所用的化学药品为NaOH和Na2S,也含有少量的Na2CO3、Na2SO4和Na2SO3。在制浆过程中造成的化学药品的损失可以通过往燃烧炉中加入硫酸钠来补偿。由于在碱回收过程中以廉价硫酸钠为补充药品。
自从Carls.Dahl将硫酸钠引入蒸煮系统,硫酸盐法作为烧碱法(只用NaOH)的改进工艺,已经历百年以上,后来又将蒸煮液中的Na2SO4改为Na2S,使得在蒸煮针叶木时的反应动力学和纸张性能均大为改善。因为Na2SO4曾经是传统的补充化学药品,所以称之为“硫酸盐法”。
在硫酸盐法制浆的过程中,蒸煮设备及其控制的发展尤为重要的。
随着对纸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长,特别是为了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要求蒸煮后的纸浆低硬度、高强度,同时提高蒸煮纸浆的质量与得率,传统的蒸煮技术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因此,国外制浆造纸先进国家很早就开始就从蒸煮技术、在线测量技术、计算机控制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1-3]。
文献[4]介绍了在深度脱木素理论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几种典型的改进硫酸盐蒸煮方法,如快速置换加热间歇蒸煮RDH(Rapid Displacement Heating)和超级间歇蒸煮(Super Batch Cooking),改进连续蒸煮MCC(Modified Continuous Cooking)和在MCC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深度脱木素改进蒸煮法(EMCC)等。我国在这几个方面都起步较晚,但都已有了初步的尝试。20世纪80年代四川宜宾造纸厂[5]针对我国非木树制浆蒸煮现状对低能耗间歇蒸煮技术的研究;山东滨州造纸厂、江苏新沂造纸厂对蒸煮设备改造,实现简单微机控制的实践;90年代青州造纸厂等实现的间歇蒸煮DCS控制;以及青州、南平、广州等造纸厂引进的卡米尔连续蒸煮器及其DCS控制系统[6]等。
在现代的造纸工业中,制浆过程基本都用DCS控制系统,但是DCS控制系统也是一步一步的发展而来的,对蒸煮过程进行控制的目的是:以最小的化学品用量和能量输出来获得最大的纸浆产量并且为使操作平稳,尽量减少参数的变动(例如有效碱浓度),同时减少Kappa值的波动,使浆料均匀。可将蒸煮过程控制分为间歇蒸煮控制和连续蒸煮控制。
在蒸煮控制初级阶段,国外许多国家采用单一的温度或时间程序控制,但对蒸煮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这种单参数的程序控制系统往往不能满足生产要求。自从Vroom[7]在1957年根据Arrhenius方程原理,把蒸煮温度和时间合并成H因子以后,许多国家都陆续采用了H因子控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A 间歇蒸煮控制系统
间歇式控制器的功能是进行Kappa值预测,并据此对生产过程任一动态提供反馈控制,也就是说,控制器在给定的一组初始条件下,运用过程数学模型与各项测量数据预测Kappa值,控制蒸煮过程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规定的蒸煮终点。可见,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有初始状态、过程测量值以及数学模型的准确程度。因为H因子与Kappa值有一一对应关系,Kappa值的控制手段是以计算H因子为基础的,当蒸煮过程中积累的H因子与计算的H因子相等时,即达到蒸煮终点,也就是达到了放料的时刻。
瑞典研制成功的ASEA-MODO间歇蒸煮控制系统。以脱木素动力学方程为基础,由液体取样,温度测量,药液分析,过程接口,数据处理装置或计算机,环境控制,操作台与中央处理装置的通讯系统,软件插件等8个主要部分组成[8]。投产后的效果较好。
管永刚在文献[9]中提出了D因子的概念,对升温时间和最高蒸煮温度进行预报,从而达到控制蒸煮质量的目的。在对有两段升温过程的硫酸盐法木浆蒸煮进行第二段升温时间和最高蒸煮温度预报的19锅预报实验中,用人工计算方式,无论在稳定蒸煮质量上和节约能源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张健等[10]基于硫酸盐间歇蒸煮过程Kappa值预测模型,利用工控软件开发平台开发了一套蒸煮过程终点预报系统软件,用于蒸煮过程DCS的上位机。该软件经过在工厂实际应用,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9章步入近代总复习讲义.ppt
- 第5章电气设备的选择讲义.ppt
- 张艳结构听力法讲述.doc
- 第19章国际贸易结算讲义.ppt
- 第19章海南某高校教学楼绿化讲义.ppt
- 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设计规范2015-10-15讲义.doc
- 第19章经济增长讲义.ppt
- 电动汽车智能在线绝缘检测装置研究讲义.doc
- 张掖新东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AD入门学习大全讲述.ppt
- 张怡彪毕业设计讲述.doc
- 历史的巨响 奋进的力量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热点速递“内容简介+素材集锦+时评+作文链接+范文”.docx
- 历史的巨响 奋进的力量: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热点速递“内容简介+素材集锦+时评+作文链接+范文”.docx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文综试卷(解析版).doc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文综试卷(解析版).doc
- 吉林省2016年度中考政 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政治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
- 2016年吉林省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 吉林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doc
- 竞聘技校数学老师演讲.docx
- 2016年吉林省中考政治试题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