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安全技术培技巧.ppt

  1. 1、本文档共3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防爆的基本原理: 爆炸虽然是发生于瞬间,但其仍然有一个发展过程。首先是可燃物与氧化剂的相互扩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混合物遇到火源, 爆炸开始;其次是连锁反应过程的发展, 爆炸范围扩大, 爆炸威力升级; 最后是完成化学反应, 爆炸力造成破坏和伤害。 4、防爆的基本措施: (1)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 (2)加强监测报警; (3)杜绝或严格控制火源; (4)阻止连锁反应的出现; (5)切断燃烧爆炸传播途径,防止势态扩大; (6)减少损失和伤害。 5、灭火的基本原则: 迅速有效地扑灭火灾,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灭火的基本目的。因此,在灭火时,必须运用“先控制,后灭火”,“救人重于救火”,“ 先重点,后一般”等基本原则。 (1) 先控制,后消灭: 是指对于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首先采取控制火势继续蔓延扩大的措施,在具备了扑灭火灾的条件时,展开全面进攻,一举消灭火灾。灭火时,应根据火灾情况和本身力量灵活运用这一原则,对于能扑灭的火灾,要抓住时机,迅速扑灭。如果火势较大,灭火力量相对薄弱,或因其他原因不能扑灭时,就应把主要力量放在控制火势发展或防止爆炸、泄漏等危险情况发生上,为防止事故扩大,彻底消灭火灾创造条件。 “先控制,后消灭”在灭火过程中是紧紧相连的,不能截然分开。只有首先控制住火势,才能迅速将火灾扑灭。控制火势要根据火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火场上常见的做法如下: 1)建筑物火灾 当建筑物一端起火向另一端蔓延时,应从中间控制; 建筑物的中间部位着火时,应在两侧控制。但应以下风方向为主。发生楼层火灾时,应从上下控制,以上层为主,切断火势蔓延方向。 2)油罐起火 油罐起火起火后,要采取冷却燃烧油罐的保护措施,以降低其燃烧强度,保护油罐壁,防止油罐破裂扩大火势;同时要注意冷却邻近油罐,防止因温度升高而着火。 3)管道着火 当管道着火时,要迅速关闭上游阀门,断绝可燃液体或气体的来源;堵塞漏洞,防止气体扩散;同时要保护受火灾威胁的生产装置、设备等。 4)易燃易爆部位着火 对于易燃易爆的部位着火,要设法迅速消灭火灾,以排除火势扩大和爆炸的危险;同时要掩护、疏散有爆炸危险的物品,对不能迅速灭火和疏散的物品要采取冷却措施,防止爆炸。 5)货物堆垛起火 货物堆垛起火应控制火势向邻垛蔓延;货区的边缘堆垛起火应控制火势向货区内部蔓延;中间堆垛起火应保护周围堆垛,以下风方向为主。 (2) 救人重于救火: 是指火场如果有人受到火灾威胁,灭火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被火围困的人员抢救出来。运用这一原则,要根据火势情况和人员受火灾威胁的程度而决定。在灭火力量较强时,灭火和救人可同时进行,但绝不能因灭火而贻误救人时机。在人未救出前,灭火往往是为了打开救人通道或减弱火势对人的威胁程度,从而更好地救人脱离危险,为及时扑灭火灾创造条件。 (3)先重点,后一般: 这是针对整个火场情况而言的,要全面了解并认真分析火场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 1)人和物相比,救人是重点。 2)贵重物资和一般物资相比,保护和抢救贵重物资是重点。 3)火势蔓延猛烈的方面和其他方面相比,控制火势猛烈的方面是重点。 4)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险的方面和没有这些危险的方面相比,处置有这些危险的方面是重点。 5)火场的下风方向与上风、侧风方向相比,下风方向是重点。 6)易燃、可燃物品集中区和这类物品较少的区域相比,这类物品集中区域是保护重点。 7)要害部位和其他部位相比,要害部位是火场上的重点。 虽然了解了有关燃烧、爆炸的基本知识, 燃烧和爆炸都必须具备了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从而为采取措施提供了依据。但是由于焊割作业现场的条件及其周围环境的情况千变万化、十分复杂。因此, 焊割人员绝不能没有科学依据,盲目地判断燃烧和爆炸是否会发生,甚至轻视和放松应采取的防火防爆措施。 二、禁火区的动火管理 为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加强焊割作业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制定焊割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杜绝违章动火,才能保障焊割安全。 凡是生产、使用、储存可燃气体、助燃气体和氧化剂,有易燃固体等车间、岗位的设备、容器、管道及周围范围内均称为禁火区(其禁火区定量范围一般由企业来确定)。在禁火区域内必须持动火证进行动火,一般实行三级审批制。 如动火管理制度贯彻不力,不按规定办理动火证而盲目动火,就有可能发生事故。如:04年9月12日,常州某一化工企业一个5000立方的甲醇储罐爆燃,就是由于焊工在未办理动火手续的情况下,在施工区域进行管道改造焊接作业,当其焊穿孔时,引燃了管内的甲醇蒸气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混合物,从而导致储罐内甲醇爆炸并发生燃烧; 同时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