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inoacoverDecember2016
冬
5月17-19日,广州国际表面处理展
MFN 是 SF Expo 的官方合作伙伴
中 国#$.
金属表面处理杂志
MFN抛喷丸强化训练 课程在中国昆山
2017年9月20-22日 (详情见第16页)
科学新讯: 沉淀硬化与激光冲击喷 丸复合处理压铸模具钢
第6-8页
疲劳失效分析、理论 设计和修复的历史
第26-27页
www.mfn.li/cn
?
MFN 金属表面处理杂志
在本世纪初,研究人员发现 可以通过相关的机械处理得到金 属材料表面纳米化[1-2],在那个 时期针对机械纳米结构的诞生, 也有很多科技文献(其中也包括 MFN杂志)发表相关论文探讨其 潜在性能与应用[3-4]。现如今, 此项课题已经逐渐演化成一整套
?
理论系统,通常被称为“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SPD), 在去年出版SPD的第一二卷手册 中相关信息被详细列出并被深 入描述[5]。其中一些篇幅是针对 目标材料整体研究的描述,而 另一些研究则集中在材料表面 性能变化上,那这一部分的探 讨就是NanoPeening?的研究范 畴,NanoPeening?为上海摩根
钢砂磨料有限公司所属的法国 Winoa集团[6-7]研究发现并申请 专利的。在研发过程中,通过特 殊种类的丸粒的机械冲击,其目 的是研究材料表面发生塑性变形 的同时也积累相对的压应力,为 适应此类应力表层也出现较大的 位错密度,并组织成特定畸变晶 格,同时也进一步演变为界限划 分清晰的初始超细晶粒,即为纳 米颗粒,其尺寸约30nm以梯度呈 现分布于材料表面。
这种晶粒尺寸梯度同时也转 化为硬度梯度,其中表面硬度 可以达到最高值以使其表面更 具耐磨性。微观结构变化的另 一个效果是晶界密度的增加, 因此会带来例如渗氮处理的效 率提升。此现象已经在奥氏体 不锈钢(304L、316L)和工具钢 (X38CrMoV5)的相关实验中得到 证实[8]。
本文针对X38CrMoV16钢种进 行研究,表1给出了实验目标材 料X38CrMoV16的具体化学成分 (光谱分析)。因其铬含量的数 值,可被同时认作为不锈钢和 工具钢,作为工具钢而言,磨 损实验中发现其表面渗氮耐磨 性增加,另一方面,因其高合 金元素成分,也增加了其深度 上的渗氮难度,经研究发现,如 果在渗氮工艺前,材料表面进行 NanoPeening?处理工艺,富集层 厚度几乎可以提高一倍。
X38CrMoV16材质样块是直径 30mm的钢棒,经淬火和回火处理 后切割成厚度为20mm圆柱样品。 其中样品分别经过NanoPeening? 的处理和不作处理的,按照实验 流程,NanoPeening?处理会导致 表面产生一定的粗糙度,所以对 部分样品NanoPeening?处理后抛 光处理样,本研究同时旨在证实 表面抛光与不抛光,对氮化产生 的影响。
实验用样品的命名见表2, 其中“N”为“参考样品”。
实验中渗氮处理工艺 为:50hours、520°C,通过切 割、抛光和腐蚀方法制备金相
MFN 金属表面处理杂志
元素
C
Cr Mo
V
Mn
P
S
比例 % 0.4
16.5
1
0.1 0.7 ≤ 0.03 ≤ 0.03
样品 处理模式
N 渗氮
NPN
NanoPeening? + 渗氮
NPFN
NanoPeening? + 抛光 + 渗氮
试样,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 扫描电子显微镜(FEG-SEM)观 察,用Glow Discharge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GDOES)检测N扩散浓度梯,用50克 载荷检查显微硬度。
光学显微镜拍摄的照片如图 1所示,针对底部的浅灰色的部
分(划出的灰色箭头)即渗氮层厚 做,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其中经 过NanoPeening?预处理的NPN和 NPFN样品渗氮效果明显。
SEM照片是用背散射电子 (BSE)照片,其评估精度比光学 显微镜更加精确,在图2中可以 看出,3种样品(N,NPN和NPFN) 扩散层和本体接触界限清晰, 能够精确评估分层的厚度。其 中N样本图片轮廓界限稍显不均 匀,但仍然可精确测量其厚度 不超过88μm,针对NPN和NPFN样 品观察,扩散层不仅清晰,而且 更厚分别:173和168μm,照片中 的放大倍率的使用略有不同,这 可以清晰观察全视野。
N样品的较薄扩散层,可能 归因于其内部较多的以黑点形 式出现的氮化物和碳氮化物, 此类物质形成于合金元素氮原 子氮化析出过程中,特别是铬 元素,它既存在于固溶体中, 也以碳化物形式出现,同时与氮 也具有较高亲和作用,钼和钒也 容易形成氮化物。这种现象一定 程度上减慢甚至阻止氮在材料中 的扩散。在NPN和NPFN样品经过 NanoPe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