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内科优势病种诊疗常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脾胃内科优势病种诊疗常规

盐城市中医院 脾胃病科中医优势病种诊疗常规 (2012优化版) 吐酸(非糜烂性反流病) BNP030/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GERD是消化系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种之一,近年来全球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根据胃食管反流病主证归属于“吐酸”等范畴。 一、诊断 (一)回忆过去的7天当中: 2-3d出现 4-7d出现 A 1.烧心感 1 2 3 4 2.反流 B 3.上腹部疼痛 4.恶心 C 5.睡眠障碍 6.使用OTC药物 (2)、胃镜检查:食管炎症按我国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标准进行分级(见表2),BE诊断需经病变部位黏膜活检,病理学改变证实。 表2 反流性食管炎内镜分级 分级 食管黏膜内镜下表现 积分 0级 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 0 Ⅰa 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处 1 Ⅰb 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处 2 Ⅱ 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并非全周性,融合<75% 3 Ⅲ 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融合≥75% 4 必须注明:各病变部位(食管上、中、下段)和长度;狭窄部位、直径和程度,BE改变部位,有无食管裂孔疝。 (3)、PPI试验:胃镜检查阴性患者,服用奥美拉唑20mg,早晚餐前30min吞服,连续2周治疗过程中最后3d烧心、反流症状消失,拟定为PPI试验阳性。 (4)、24h食管pH监测:食管pH<4的时间百分比>4%和(或)DeMeester积分>14.72分认为食管酸暴露异常。 凡GerdQ症状A+B+C积分≥8分,胃镜下见RE、BE,PPI试验阳性,和食管pH监测显示酸暴露异常,其中有一项阳性者都可诊断为GERD。 (二)证候诊断 1、肝胃不和证: 主证:脘痛连及两胁,嗳气泛酸,每因情志因素而发 次证:胸闷不舒,喜长叹息,大便不畅 舌脉:舌淡苔薄,脉弦 2、胃热气逆证: 主症:胸脘灼痛,嘈杂吞酸 次证:口干口苦,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舌脉:舌红苔黄,脉弦数 3、脾虚气逆证: 主症:胸脘绵绵隐痛,嘈杂似饥,按之则舒,劳累加重 次证:神疲纳呆,四肢倦怠,大便溏薄 舌脉:舌淡苔白,脉虚弱 4、胃阴不足证: 主症:胸脘隐隐灼痛,嘈杂似饥而不欲食 次证: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形体偏瘦 舌脉:舌红苔少,脉细数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肝胃不和证 治法:疏肝和胃降逆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枳壳、青皮、陈皮、川朴、香附、佛手、大贝母、乌贼骨、白芍、甘草 加减:若久病入络,痛如针刺,舌紫或由瘀斑,脉涩,属兼血瘀者,加延胡索、三七、丹参。 中成药:胃苏颗粒,冲服,每次3g,每天3次。 2、胃热气逆证 治法:清热和中降逆 代表方:黄连温胆汤加减 常用药:黄连半夏陈皮竹茹枳茯苓甘草北沙参麦冬生地玉竹抗焦虑抗抑郁,改善精神感知异常饮食宜少量,以高蛋白、低脂肪和高纤维素为宜,要求戒烟禁酒,避免饮浓茶、咖啡及甘肥酸辣食品。尽量避免服用抗胆碱能药、三环类抗忧郁药、硝酸甘油类制剂、钙离子拮抗剂、茶碱及β2-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等。睡前3小时勿进食,白天进餐后亦不宜立即卧床。15-20cm。 (五)科研成果 多年来我科一直致力于中医药治疗食管疾病的研究,曾先后发表过“消炎护膜方治疗返流性食管炎30例”(《上海中医药杂志》1990,(1):34),“管炎灵治疗返流性食管炎126例临床研究”(《江苏中医》1997,18(6):42-43),“管炎灵颗粒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研究”(《山西中医》2010,26(2):12-14)。为系统观察中医药治疗GERD的临床疗效,市级立项课题“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疗方案及疗效观察研究”正在进行系统的临床科研研究中。 三、疗效评价 (一)单项症状评价标准(参考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痊愈:症状消失; 显效:症状改善2级及以上者 有效:症状改善1级者; 无效: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 (二)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反流症状消失,GerdQ问卷评分中A+C症状均消失; 有效:反流症状基本消失,或未消失,但较前明显减轻,GerdQ问卷评分中A+C任何一项评分≤2; 无效:反流症状未消失,程度未减轻,GerdQ问卷评分中A+C任何一项评分≥3,为无效。 (三)胃镜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内镜下食管炎症完全消失; 有效:食管炎症改善; 无效:没有变化或恶化。 四、中医治疗难点 1、近年来的许多文献,提出了本病与HP感染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而治疗时是否需要针对性治疗根治,并且如何能够利用中医中药方法根治HP是目前研究的难点。 2、胃食管反流病的主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