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广州管圆线虫临床病理认知《寄生虫学检验》
/CONTENTS目录1PARTONE病例分享2PARTTWO简介3PARTTHREE形态4PARTFOUR生活史
病例分享01ParasitologicalExaminationPARTONE
2006年北京市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福寿螺事件”病例分享
病例分享2006年5月22日,北京市一名34岁男性,在北京蜀国演义酒楼与同事一起食用“凉拌螺肉”。5月30日出现双肩疼痛、颈部僵硬,自觉受凉未治疗,随后双侧肋部及颈部皮肤感觉异常、有刺痛感,触摸及接触凉水、凉风后加重;至6月10日,活动、翻身、走路时头痛加重,伴恶心,去中日医院就诊,后转入北京友谊医院热带病研究所门诊,临床诊断为嗜酸性细胞增多性脑膜炎。同一天进餐的同事也出现了相同症状。
病例分享6月25日,北京友谊医院临床医生到西城区北京蜀国演义酒楼和该酒楼朝阳区劲松分店紧急调查,发现该酒楼销售的“凉拌螺肉”为“福寿螺”,2/12只螺中检测出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根据患者共同就餐史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临床确诊为广州管圆线虫病。脑液中第4期幼虫
病例分享北京严查福寿螺致病事件
简介02ParasitologicalExaminationPARTTWO
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寄生于龋齿类等哺乳动物肺部血管,幼虫偶尔可侵犯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食源性寄生虫之一。简介
广州管圆线虫最早由陈心陶1933年在广东家鼠及褐家鼠体内发现。1935年确定为新属新种,命名为广州肺线虫(Pulmonemacantonensis)。1946年由Dougherty(多尔蒂)订正为广州管圆线虫。简介
1945Nomura和Lin首次报道台湾省1例15岁的男孩脑脊液中获该虫幼虫。1984年朱师海、何竞智报道第一例大陆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在2001年将其称之为“新出现的全球性威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我国卫生部:在2004年称之为“新发传染病”。简介
形态03ParasitologicalExaminationPARTTHREE
形态(一)成虫线状,体表具微细环状横纹。头端钝圆,头顶中央有一小圆口,缺口囊。广州管圆线虫成虫
形态(一)成虫雄虫长11~26mm,交合伞对称,呈肾形;雌虫长17~45mm,尾端呈斜锥形。
形态(一)成虫生殖器官雄虫为单管型,雌虫为双管型,子宫呈白色,与充满血液的肠管缠绕成红(褐)白相间醒目的螺旋纹。
(二)幼虫形态第3期幼虫外形呈细杆状,大小为(0.462~0.525)mm×(0.022~0.027)mm,虫体无色透明,体表具有两层鞘,头端稍圆,尾端骤变尖细(钢笔尖样)。
(二)幼虫形态电镜下的广州管圆线虫
生活史04ParasitologicalExaminationPARTFOUR
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的完成需要终宿主和中间宿主,经历成虫、卵、幼虫三个发育阶段。生活史
生活史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
生活史生活史特点01成虫寄生于鼠类(终宿主)的肺动脉内。02幼虫寄生于螺类及蛞蝓(中间宿主)内脏、肌肉等处;广州管圆线虫Ⅰ期幼虫(鼠粪)
生活史福寿螺蛞蝓
生活史生活史特点01成虫寄生于鼠类(终宿主)的肺动脉内。02幼虫寄生于螺类及蛞蝓(中间宿主)内脏、肌肉等处。03转续宿主--蛙、蜗牛、鱼、虾、蟹等。
生活史转续宿主
生活史生活史特点04人是本虫的非正常宿主05感染阶段:第3期幼虫(感染期幼虫)感染方式:经口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生活传播史
/SUMMARY小结1.广州管圆线虫的形态。2.广州管圆线虫的生活史。
/TASK拓展任务查找3件以上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案例,分析其感染原因。
谢谢观看THANKSFORWATCHIN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