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宇宙的實验室宇宙微波背景.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早期宇宙的實验室宇宙微波背景

早期宇宙的實驗室:宇宙微波背景 文/郭兆林 A. 引言 [1]。不幸的是,愛因斯坦的夢想並沒有實現,他花了三十年的光陰,進展卻十分有限。而另一方面,波耳等人以實驗為依歸,一開始看似毫無頭緒的現象逐漸歸納出法則,一開始醜陋而武斷的法則逐漸變為精簡而一貫的力學定律,最後終於帶給我們極其成功,能夠描述所有基本粒子的規範量子場論。 現在,在種種天文學觀測的幫助之下,我們已經知道宇宙中有70%的質能是類似宇宙學常數的暗能量,剩下30%的物質中有超過80%是所謂暗物質,除了重力之外似乎不具有其他交互作用。更有許多證據顯示,極早期宇宙在暴脹場驅使之下,歷經所謂的暴脹時期。「暗能量」、「暗物質」、「暴脹場」,這三種物質或是現象的本質究竟為何,物理學家沒有確切概念,這不禁讓我回想到1920年代的量子迷霧。我們當然盼望數學物理學家們,有朝一日能憑藉數學美感一舉解決暗物質、暗能量、暴脹場等糾結的謎團,並提出一個優雅的答案,不過以歷史為鑑,我們不應該完全放手讓他們去幹。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正是物理學家能夠用來探究基本物理的現象學利器。本文簡單介紹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行文不以大霹靂或暴脹時期出發然後隨宇宙年齡演進。我避免了一般常使用的全知敘述觀點,希望這麼做能夠較為真實地反映出宇宙物理觀念在歷史上與邏輯上的進展。 B. CMB的發現與早期研究 。±1.0 K的黑體所產生的熱起伏,均勻佈滿整個天空[2]。Princeton大學的物理學家R. Dicke知道這項消息後,立刻知道兩人發現的是Gamow等人所預測的熱霹靂餘音,宇宙起源的證據[3]。這個訊號很適當地被稱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 以下簡稱CMB)。Dicke不僅是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同時還是個儀器方面的天才。他發明了Dicke閘(Dicke switch),讓訊號遠離低頻的1/f雜訊,成為現代的鎖相放大器(lock-in amplifier)的前身。Dicke也率先發現電波天文學中最重要的靈敏度定律:????sys√?t????。公式中的??t為觀測時間、??電波頻寬Tsys稱為天線的系統溫度,包括來自接收機本身的雜訊溫度Tx以及環境的貢獻。在Penzias與Wilson發現CMB時,Dicke與他的學生D. Wilkinson等人正在建造一具安裝有Dicke閘以及液態氦校準源的3 cm波長微波接收機,目標正是尋找CMB! Penzias與Wilson意外發現CMB的過程,以及Dicke得知被搶先後的失望,是廿世紀科學史上非常膾炙人口的故事,可與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相提並論。不幸的是,在以訛傳訛之下許多人產生了誤解。 當物理學家發現一個新的物體或現象時,總是會從各個方面來研究它。這些基本研究並不見得是為了證明或檢驗某個特定理論,而是比較接近於出自好奇的基本探索。譬如說,當發現一個基本粒子時,物理學家立刻想知道它的質量、自旋、參與的交互作用等基本物理性質。要了解CMB的起源,並且從中發掘隱含的訊息,我們所需要的正是這種基本探索。既然CMB是一群光子的集合,物理學家必須要弄清楚的性質不外乎是其頻譜(光子能量分布)、均向性(isotropy,光子方向分布),以及偏極性質(polarization,光子的自旋分布)。Penzias與Wilson在第一時間便做了這些測量,兩人很快就發現,在他們的誤差範圍內CMB的頻譜接近黑體輻射、均向、而且不具偏極。40年來CMB的研究,仍然不脫這幾項基本性質。 C. CMB的輻射頻譜 」、“The First Three Minutes”、J. Barrow所著的“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等(二書皆有中譯本)。在大霹靂的理論架構下,CMB是怎麼產生的呢?宇宙起始於高溫的壓縮態,所有的物質都拆解為最基本的粒子「湯」,這湯的組成隨著擴張冷卻而持續改變。在創生的30萬年後,宇宙的溫度低到不再能支持游離氫,於是氫離子紛紛形成中性氫原子。對於光子而言,離子態的宇宙是不透明的,而原子狀態的宇宙則是透明的。於是當我們向宇宙深處看,視線便會落在宇宙從透明變為不透明的交界,這個交界稱為最後散射面(surface of last scattering),CMB正是最後散射面所發出的熱輻射。CMB溫度的異向性,帶著宇宙極早期物質分布的資訊,並幾乎原封不動地送到人們眼前,難怪CMB常被稱為宇宙學的羅塞塔之石了。 D. CMB的均向性 CMB不會存在偶極溫度分布。1977年Lawrence-Berkeley實驗室的G. Smoot等人將微波接收機安裝在U2偵察機上,確切地測到了CMB 偶極大小為3.5 ± 0.6 mK,決定了太陽系相對遠方質量的運動速度390 ± 60 km/s。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