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调质钢的材料工程袁峰技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35MnV非调质钢的研究 演 讲 人:袁 峰 班 级:材料工程 2015年12月22日 内容 1.选题 2.探讨的主题 3.总结 1 选题背景 1.1 意义 世界上出现一些能源问题,如:矿产危机,石油危机等,对汽车制造工业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因此在制造时,考虑如何降低成本、节约能源。 只需经锻造处理的非调制钢,便可以达到调制钢的性能,省去了调制过程,可以很有效的减少工序、降低成本并节约能源。 经锻造后的非调质钢,虽然可以提高一些力学性能,有效的优化产品性能,但目前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非调制钢有不错的塑性,强度却不足。所以重点是研究如何提升非调制钢的综合性能。 1.2目的 1 选题背景 用的是控制变量法,采用复合锻造工艺(热锻+温锻) ,保持总的变形量不变,变化形变量配比,来研究形变量配比对35MnV非调制钢强化效应的影响。 2 研究内容 4/20 实验流程图 控制锻造温度不变,改变复合锻造变形量配比 锻造实验 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组织和断口样貌,用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和硬度机测量拉伸性能、冲击韧性和硬度 分析实验数据研究变形量对非调制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组织和力学性能观测 结果分析 2 研究内容 2.1锻造实验 此次实验采用热锻和温锻的复合锻造工艺,工艺参数如下:热锻的始锻温度控制在1150℃~1200℃,终锻温度控制在950℃~1050℃,温锻温度为550℃。而且要保持总的变形量不变,热锻-温锻的变形量配比为:35% - 5% 、30% - 10% 、25% - 15% 。 锻造工艺 2.2 结果分析 2.2.1组织分析 图2.1 100倍下组织照片 研究现状 均衡策略 图2.2 500倍下组织照片 2.2 结果分析 图2.1、2.2和2.3为试样的显微组织图片,由图可知珠光体发生了变形,有硫化物的存在,且随温锻变形量的增加,晶内铁素体(IGF)的量逐渐增加,铁素体晶粒变得越来越细长,呈带状分布也越明显。 原因 随温锻形变量的增大,形核时奥氏体晶内产生了更多的形变带、孪晶和位错等缺陷,会提供更多的形核位置和能量,因此提高了形核率,晶粒会变的更细小。 同时,锻造导致铁素体和珠光体变形,呈带状相间分布,部分铁素体晶粒断裂碎化产生亚结构,珠光体中渗碳体片层断裂球化,奥氏体被分割细化。 图2.3 1000倍下组织照片 2.2 结果分析 2.2.2拉伸性能分析 图2.4 拉伸曲线图 图2.5 断面收缩率 2.2 结果分析 图2.6 拉伸断口宏观断口 2.2 结果分析 图2.7 拉伸断口微观断口 2.2 结果分析 2.2.3硬度分析 图2.8 硬度值曲线 2.2 结果分析 2.2.4 冲击性能分析 图 2.9室温时和-40℃时冲击吸收功曲线 2.2 结果分析 *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