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陵墓装饰中瑞兽的嬗变与“晋制”的形成解说.docVIP

六朝陵墓装饰中瑞兽的嬗变与“晋制”的形成解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朝陵墓装饰中瑞兽的嬗变与“晋制”的形成 霍巍 【专题名称】魏晋南北朝隋唐史 【专 题 号】K22 【复印期号】2015年04期 【原文出处】《考古》(京)2015年2期第103~113页 【英文标题】The Evolution of the Auspicious Beasts in the Burial Decoration of the Six-Dynasties Period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Jin System” 【作者简介】霍巍,成都市,610064,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内容提要】 In the Six-Dynasties Period, the mausoleum system of China experienced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from the“Hart System”to the“Jin System”. On the ground and in the underground structures, the high-ranking burials of the Six-Dynasties Period all had sculptures or figures of mythical animals with guarding or quelling meanings, the motifs and styles of which had not only components inherited from that of the burials of the Han Dynasty, but also new-emerged cultural elements, especially the auspicious beast system represented by lions. This new auspicious beast system had relationship with the“Han System”in the past but had also clear differences. These changes reflected the symbolic feature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Jin System”in another aspect and had far-reaching influences to the burial systems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关 键 词】六朝时期/陵墓制度/瑞兽/中外文化交流The Six-Dynasties Period/mausoleum systems/auspicious beasts(legendary animal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broad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在他的一篇论文提纲中首次提出将商周秦汉以来的墓葬制度划分为“周制”、“汉制”、“晋制”三个发展阶段的设想。他认为,约从三国两晋时期开始,除河西等较为边远的地区仍大体沿用东汉后期的旧制外,许多身份极高的贵族之墓开始向单室砖墓演变,墓形制度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晋制”出现。“这种新制西汉末开始孕育,东汉后期眉目已见,三国以后瓜熟蒂落”①。虽然俞伟超先生并没有展开论述“晋制”的具体特征,只是以单室墓作为“晋制”最具标志性的特点,指出其是中国古代墓葬制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仅此一点,其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笔者认为,除了墓葬形制之外,汉晋南北朝以来墓葬装饰风格中以神灵动物作为镇守死者亡灵、引导死者“升天”的瑞兽这一题材的嬗变,或许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汉制”与“晋制”之间转换流变的线索,本文试对此略加论述。 一、地表石刻与墓内神兽的变化 与汉代墓葬制度相比较,六朝墓葬一个最为突出的变化,是在大型墓葬的地表出现了具有制度化特征的神道石刻,种类包括石兽(石辟邪)、石柱、石碑等。从20世纪初叶开始,前辈学者便对此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并发表过相关资料,其中较为重要者有张璜《梁代陵墓考》②、朱希祖、朱偰父子《六朝陵墓调查报告》③、朱偰《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④和《金陵古迹图考》之第五章《六朝陵墓》⑤等数种。新中国成立以后,南京的考古工作者在前人基础上又不断取得新的调查成果。据统计,经考古调查地面有遗迹可考的六朝墓葬石刻共计33处,其中分布于南京者11处、分布于江宁者9处、分布于句容者1处、分布于丹阳者12处,这当中有5处是1949年以后新发现的。若加上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发掘的大型墓葬地面有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