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矿采空区或塌陷区放射性氡气异常特征.pdf
煤矿采空区或塌陷区放射性氡气异常特征
刘菁华王祝文王晓丽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130026)
煤炭资源的开发,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由于煤矿的开采,特别是老窑、小窑及无证无序的开采,
严重地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居民的生活、生产环境,因此,探测采空区就成了地质探测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实践证明,氧气测量在采空区探测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l氡气测量圈定采空区及塌陷区的依据
当地下存在采空区时,由于采掘和震动等因素的影响,破坏了煤层附近原地层的原始状态,可造成岩石的破
裂,这便增大了氧气从岩石中逸出,在地层中形成氡浓度。当地下采空区未塌陷时,采空区成为氡气聚集的空间,
加之采空区顶部岩石存在一定的裂隙,为气体向上运移创造的良好的通道,因此在地质条件相近的地区,采空区
项部覆盖层中的氧气浓度与非采空区覆盖层土壤氧气浓度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于已塌陷的采空区(塌陷区),
其顶部岩石裂隙更好,这样便使氡向上运移更加畅通,因此使采空区与塌陷区上地面土壤氡浓度同样存在一定的
差异,所以以此可判断采空区,塌陷区。非采空区,圈定出采空区及塌陷区的位置和范围。
2采空区及塌陷区放射性氡异常形态特征
当地下存在的采空区,由于上覆岩层坚硬,仅产生弯曲时,则地下氡沿着裂隙带向地表松散沉积物中进行迁
移,在地表土壤中形成一定的氡浓度富集,它较周围未采空区土壤中氡浓度高,所以氡浓度测量曲线上出现高值,
异常稳定、宽缓,异常的宽度与裂隙带的宽度一致,可能大于采空区的实际宽度;当采空区发生地面塌陷,采空
区可能被填实,也可能较松散,裂隙带的范围扩大,弯曲带可能消失,整个裂隙带一直延伸到松散沉积层,裂隙
发育,地下氡沿着裂隙发育区域垂直向地表迁移,可在地表土壤中测量到一定含量的氧浓度,由于地面覆盏层与
裂隙带相连,使得氡在土壤中聚集条件差,受大气变化影响大,所以在土壤中测量的氡浓度起伏变化大,曲线成
钜齿状,异常宽度可能大于实际采空区的范围,与裂隙带的范围相吻合。在残留煤柱上,由于裂隙不发育,氡向
上迁移不畅,所以在地表覆盖层上所测的氡浓度较低,为本底氡浓度值。
3营城煤矿采空区探查实例
在营城煤矿采空区可能存在的区域内进行了放射性氡气测量,共布设6条测线,分别为L.1,L0,Ll,L2,
为80cm,取气体积为1.5L,测量条件为2分钟高压,2分钟测量。
经过实验,我们得到营城煤矿采空与塌陷区上放射性异常特征为:(1)采空区为高氡浓度异常,异常范围宽,
反映了采空区的范围;(2)塌陷区氧浓度异常中等,异常为锯齿状,起伏较大,异常的范围反映了塌陷区的范围。
(3)残留煤柱体为低氡浓度异常,其浓度值在50Bq/m3以下。其结论与放射性氡气异常形成的定性分析相一致。
参考文献
111. 韩许恒等,氡射气探测在采空区勘察中的应用,工程勘察,第5期,1996。
f21. 刘辉等,浅层地震在采空区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江苏地质,第一期,1998a
131. 唐岱茂等,用测氡技术探测采空区的位置与范围的探讨,山西矿业学院学报,13(1),1995。
·22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ingChaDaXue《灭火救援指挥》期末试卷(A)参考答案.docx VIP
- QC小组--提高抹灰工程施工质量一次合格率.ppt
-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x
- 2024译林版三年级英语上册期末专项训练:句子排序.pdf VIP
- 2022-2023学年济南市市中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莲花中学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 家庭情况调查表【范本模板】.pdf VIP
- 北师大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模拟练习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稠油油藏水平井堵水调剖技术研究应用.ppt
- 1_清稿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征求意见稿)V1.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