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的词体革新解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 题 目 论苏轼的词体革新 姓 名 王腾飞 教育层次 本科 学 号1461001208856 省级电大 陕西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分 校 榆林 指导教师 艾 利 教 学 点 米脂 写 作 提 纲 题目:论苏轼的词体革新 中心论点: 作为一代词豪,苏轼继承了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疏隽之风,他“以诗为词”,拓展了词的题材,改变了词的写法和语言,提高和扩大了词的境界,使词作的风格由一元化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为诗词联袂成为文苑奇葩,进而大放异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而打开了宋词创作的新局面,并在深层次上影响着金、元词人。 结构提纲: 一、 唐五代词简述 二、 以诗的内容和题材入词 三、 以诗的风格和意境入词 四、 苏轼词风转变的原因 结论: 苏轼在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方和重大的贡献。他扩大了词镜,改变了词风,开创了词作的新阶段,特别是开创了有别于传统的“婉约”词而自成一家的“豪放”词,使宋词展现出全新的面貌,而影响了以后许多词人的创作。 论苏轼的词体革新 内容摘要:苏轼词作的出现,使得中国诗歌史上有了“婉约”和“豪放”两种词风。唐五代乃至宋初,词被视为“小技”,而苏轼在“以诗为词”的泛文学观念引导下,完成了在词前添加小序、以词人性情为始归、冲破词须协律的限制,使词具备了创作主体特殊的情感特征。作为一代词豪,苏轼继承了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疏隽之风,他“以诗为词”,拓展了词的题材,改变了词的写法和语言,提高和扩大了词的境界,从而打开了宋词创作的新局面,并在深层次上影响着金、元词人,进而大放异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苏轼 词境 “以诗为词” 豪放 清雄旷达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怪杰”,他的“天才最高,文与诗词都好”,特别是他的词,在整个词史都有种旋乾转坤之功。南宋胡寅说:“(词)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逸怀壮气,超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南宋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都较准确地说出了苏词革新的划时代意义。本文拟从苏轼对词的题材拓展,写法创新,词境提高和扩大诸方面,探讨一下苏词的革新。 一、唐五代词简述 词是一种配合音乐的文学。它原名“曲子词”,后简称为“词”。隋唐之际萌芽,唐末五代发展,两宋走向鼎盛。它最早流行于民间,文人较少涉足。中唐后,一些与社会下层接触较多、文学观念比较开放的上层文人,陆续对词发生兴趣,并尝试着创作,如张志和的《渔歌子》、白居易的《忆江南》等,就是此时重要作品。唐末五代时,文人开始大量创作词,词自此由巷陌新声向文人士大夫之雅曲转变。后蜀赵崇祚编辑的西蜀词人的词作《花间集》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花间词人”大都有“狭邪狂游”的生活经历,“花间词”内容上多采用代言体,以下层歌妓为抒情主人公,是“南朝宫体”与“北里倡风”的结合。其风格轻靡浮艳,堂堂的文人士大夫之作,竟一堕而为伶人乐工之词。而到了南唐一班文人手中,词多少表达一些士大夫的思想感情。王国维《人间词话》:“冯正中堂庑特大,与中、后二主词,皆在《花间》范围之外。”三人中尤其是李后主,他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痛变故,于是便以其纯真任纵之心灵,体悟且沉湎于整个人世间的无常之悲慨,洗净宫体与倡风,将词引入歌咏人生的宽广途径,其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也远胜冯延巳和中主,成为南唐词坛之空谷足音。宋初晏殊、欧阳修等词人大都高官厚禄,生活舒适,没有唐末五代文人的家国濒临困境之压抑和绝望。所以,其所写小令别具一种雍容富贵的气度,而内容也大都是写儿女情愁。虽然一些文人亦偶有慷慨抒怀之作,但总体未脱离“花间”窠臼。 二、以诗的内容和题材入词 在两宋词坛,苏轼是第一位对词的内容题材做大面积改变的词作家。 首先,他用词抒发了爱国的豪情壮志。 北宋内忧外患交织,西夏、辽国的边患威胁,始终令北宋统治者寝食难安。苏轼活跃于政坛的年代,边塞矛盾集中在防御西夏的入侵方面。他的词就涉及到这方面内容,如《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冬。其时苏轼因与新党政见不合,自请外放,出任密州知州。作者身在东海一隅,心却时时关怀着祖国西北安全。这首词反映了作者维护祖国统一,反对西夏入侵的强烈愿望。词的爱国思想明显而强烈。词用典准确,比喻巧妙,善于烘托,加上音节急促,这一切都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