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联供技术应用研究.pdf
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联供技术应用研究
马钢 隋铭 张文刚 柏凤武
大庆油田电力集团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314
摘要:为提高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电厂的热效率,降低其发电成本,通过对影响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
提出热电冷联供技术在大庆燃机电厂应用设想。
关键词: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热电冷联供
1联合循环热、电、冷联供技术在大庆燃机电厂的应用条件
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以其效率高、污染少、建设周期短、启动快等特点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大庆燃机电厂引进了美国GE公司的STAGl06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其燃气轮机
3.9MPa;_余热锅炉额定蒸发量73.26t/h、设计进气温度543。C、排气温度160。C。
在该套装置中,余热锅炉吸收燃气轮机的排气热量,产生的蒸汽供给蒸汽轮机发电。构成燃气蒸汽联
合循环,由于燃机的排气经过余热锅炉后,在余热锅炉烟道尾部的排气温度仍然高达160。C左右,且燃机
的排气量约为480t/h左右,所以从余热锅炉尾部烟道排到大气的热量仍然是相当大的。如果将余热锅炉
尾部排走的部分热量再加以回收利用,即通过技术改造在余热锅炉的尾部烟道中安装热回收装置,来产生
温度为120。C左右的热水,再用其驱动制冷装置或供热,可以更好的实现热量的梯级利用,更进一步的提
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2环境温度对燃气轮机性能的影响机理
大庆燃机电厂地处寒温带,年平均温度3.9C,相对湿度63.1%。燃气轮机性能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发
生改变,由厂商提供的设备性能曲线图中可以看出,一台单轴发电用燃气轮机,在环境温度由15·C降至一30
效率下降14.4%(相对值),可见环境温度对燃机的性能影响很大,特别是对功率的影响更大。通常情况是
燃机进气温度每降低1℃,可提高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约为0.6%’0.8%。
在燃气轮机循环的理论分析中,将燃气初温与进气温度2_it称为温比T,即:T:T3/T1,分析表明,
无论是增加燃气初温T3还是降低进气温度T1,只要 薇疋]:况Osx:)
● 2
温比t增大,机组的比功和热效率都会提高。在机组
各部件的效率和压力保持系数不变的前提下,无论T3、 1J 嗲/
T1如何变化,只要T不变,机组的比功和热效率都不 。\
会发生变化。但是,T1和T3对机组热效率和比功影 , D \\功率
响的程度是不同的,由于T1的绝对值远比T3要小, 09
所以T1每下降loc所引起的t值变化,比T3升高10C
0盘
所引起的t值变化要大,也就是说,对燃机的比功和 \
热效率的影响,T1要比T3更加明显。由于降低燃机 OJ
翟掣积窭窖窍HQ昌巾新罂
进气温度T1与提高燃气初温T3对于提高燃机的比功
n石
和热效率的作用相仿,但提高T3却受到了透平叶片材 0 10 20 30 40 50
料和冷却技术的限制,因此,作为燃机用户一般都无 压气机进口空气温度,℃
法采取提高T3的办法来提高机组的热效率。相反,通
图1
539
研究设计与应用
过降低进气温度T1来提高燃机的热效率和比功却更具有可操作性。
图1表示大庆燃机电厂燃气轮发电机组中压气机进气温度对机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超星学习通 群芳谱-《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鉴赏(长安大学)尔雅网课答案.pdf
- 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3篇范文.docx VIP
- 《抽样检验培训教材》PPT课件.ppt VIP
- 2021高考作文写作素材:世界八大哲学家的名言+事例.docx
- 《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教学资料:教案资料汇总.doc VIP
- 十进制加减可逆计数器的设计.pdf
- 华为手机结构件可靠性测试方法和要求.pdf
- 机械振动与冲击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评价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134411-2007.doc
- 橡胶胶管、硅胶密封圈、橡胶垫片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 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课本知识点(外研版三年级起点).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