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改造低渗油藏,提高开发水平
王琳娜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滨南采油厂)
摘 要:滨南油田毕家沙四区块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开发,由于其油藏特征呈现低渗、复杂断块等特性,造成整个区块呈现“三低一高”的现象,即产液量低、综合含水低,地层能量低和注水压力高,因此合理地保持单元的优化开采是当前及以后很长时期的重要工作,对此我们应用PEOffice软件中所有的八个模块对滨南油田毕家沙四区块地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进行整体分析,找出了该单元的生产规律,并对该单元开发进行了整体调整,使整个区块开发更加高效、合理,开发管理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关键词:区块 分析 调整 开发管理 PEOffice软件
1 滨南油区毕家沙四区块地质概述
毕家沙四区块位于滨三区,是滨南油田的一部分,该区块由二个井区组成:滨3-6-20、3-9-20井区。 滨3-6-20井区位于滨三区东部毕家构造北翼,形态似断鼻构造,西北方向由V号断层遮挡,其内部有两条北西倾向小断层,含油层系为沙四上。滨3-9-20井区位于滨三区东南部,从区域构造分析,滨3-9-20井区在沙三下位于I号大断层断裂带含,含油层系为沙四下。毕家沙四区块叠合含油面积3.9km2,有效厚度6.6m,地质储量为389×104t,油藏埋深为1902.9m,孔隙度25.4%,地层压力系数0.97。
2 滨南油区毕家沙四区块整体分析
2.1毕家沙四区块开发现状分析
目前该块有油井38口,注水井19口,油井开井21口,水井开井12口,日产液127.1t/d,日油能力52.6t/d,含水58.6%,平均动液面1390m,平均泵深1510m,日注水量300m3。
图1 毕家沙四区块开采现状图
2.1.1毕家沙四区块地质现状分析
该块断层复杂,地层低渗,压力传导慢,水井注不进水,油井采不出油。从水淹图上可以看出部分油井水淹严重,但内有大量剩余油富集。
图2 毕家沙四区块含水等值线图 图3 毕家沙四区块压力等值线图
结合压力等值线图、水淹图和开发数据可以看出该开发单元具有明显的低渗透油田的特征:
(1)依靠天然能量开采,压力下降快,产量递减快,地层亏空严重,最低的油井井底流压已低于2MPa。
(2)注水井吸水能力低,启动压力和注水压力上升快,目前水井的最高压力已经达到24.74MPa。
(3)生产井见注水效果较差,低压低产现象严重。
整体来讲,该区块开采成本高,稳产难度大,采收率较低。
2.1.2毕家沙四区块机采现状分析
图4 毕家沙四区块宏观控制图
表1毕家沙四宏观控制图诊断结果
总开
井数 合理区 参数偏大区 断脱漏失区 参数偏小区 待落实区 井数 % 井数 % 井数 % 井数 % 井数 % 17 4 23.5 7 41.2 3 17.6 0 0 3 17.6 从毕家沙四区块抽油机井宏观控制图上可以看出, 41.2%的生产井处于参数偏大区,还有2口油井因动液面低于泵挂深度而落入图外,只有23.5%的生产井落在了合理区。这表明该区块严重供液不足,工况合理率较低,部分抽油机井的工作制度不合理。
2.1.3毕家沙四区块井下示功图现状分析
图5 BN3-9x16井示功图 图6 BN3-9x16井泵工况诊断结果
从图5中可以看出BN3-9x16井供液不足影响百分比占到97.5%,成为了主要影响因素,其它影响因素不足3%。
2.2毕家沙四区块单井优化分析
2.2.1滨3-5-16当前生产参数节点分析
以2005年9月生产数据进行计算分析。
生产参数:
泵径:44mm
泵挂:1506.57m
冲程:2.4m
冲次:5.51/min
从节点分析曲线中我们找到协调点产油量:4.21t/d
2005年9月份数据显示,该井产油量为4.1t/d,计算值与实际值相差0.11t/d,表明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准确可靠,符合该井的实际特征。
2.2.2滨3-5-16井生产参数敏感性分析
(1)冲程敏感性分析:
在当前工作制度不变(泵径44mm,泵挂1506.57m,冲次5.5次/min),对冲程进行敏感性分析。从图8中可看出,随冲程增加产油量增加,但产油量增加幅度并不大,对于该井应选择的冲程是2.7m。
(2)冲次敏感性分析:
在当前工作制度不变(泵径44mm,泵挂1506.57m,冲次5.5次/min),对冲次进行敏感性分析。从图9中可看出,随冲次增加产油量增加,且在较慢冲次,产油量增加幅度很大,考虑产油量与系统效率,冲次应选择4次。
图8滨3-5-16井冲程敏感性分析图 图9滨3-5-16井冲次敏感性分析图
(3)泵挂敏感性分析:
在当前工作制度不变(泵径44mm,泵挂1506.5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