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2016-2017届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创新班).docVIP

安徽省淮南市2016-2017届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创新班).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淮南市2016-2017届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创新班)

2019届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嘉峪关魏晋墓葬中发现了一组壁画,下图是其中的一幅。这反映了当时 A.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已影响到西北地区 B.西北在魏晋时率先实现了生产工具革新 C.中国的农业开始确立铁犁牛耕的模式 D.西北地区已普遍使用先进的农耕技术 2.下表显示了战国至东汉铁犁铧文物分布状况,此表可以证明 中原 西北 东北 江南 岭南 战国 117 29 — — — 西汉 238 54 13 47 — 东汉 467 95 41 138 29 (单位:件) A.农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B.汉代的铁犁技术普及全国 C.汉代农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 D.汉代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3.《汜胜之书》成书于西汉,现存3700多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记载有“区田法”、“穗选法”、“浸种法”等等。这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之一是 A.划分田地 B.因地制宜 C.精耕细 D.优选种子 4.有气候学者研究气候变迁与朝代兴衰的关系,指出明代大多时间气候温暖潮湿,适合农耕民族发展。崇祯年间则是大降温,大顺、顺治这类年号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风调雨顺的渴望.这一研究表明 A.气候变迁是朝代兴衰的根源 B.小农经济经营方式应对天灾能力脆弱 C.研究结果充满迷信荒诞不经 D.作者用生态史观准确还原了当时历史 5.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个体农耕 B.奴隶制经济 C.集体劳作 D.自然经济 6.唐末后晋天福二年(937年)的诏令中明文规定,“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与此同时,官营手工业作坊所生产的纸张、雕版印刷品(如日历等)也成为民间市场上的比较常见的商品,这种情况在唐代及其以前是很少见于记载。这反映了 A.官府赋税来源多样化 B.民营手工业趋于衰落 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D.“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 7.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 8.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A.魏晋 B.隋唐 C.宋代 D.清代 9.“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面临着一道难以突破的边界:在自身的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中,分工越细,体系越复杂,代理链越长,管理成本就越高,分工带来的利益也就越低。当管理成本高过分工所带来的收益的时候,分工发展的进程就会终止。”这反映了阻碍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分工过细 B.利益内耗 C.管理僵化 D.外部竞争 10.“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11.《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 B.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 C.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 D.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 12.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景德镇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说明当时 A.景德镇制瓷行业开始兴起 B.民营手工业产品占领整个市场 C.景德镇全员参与陶瓷生产 D.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 13.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历代税赋构成 A.工商税是主要财源 B.农业完全停止发展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14.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这一时期纸币的兴衰表明 A.政府对市场的控制不够 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 C.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 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 15.在古代招牌广告中,许多商家把“仁”、“义”、“德”、“信”等作为字号,刻写于牌额之上,公之于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