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章温里剂.pptVIP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章温里剂

第 6 章 温里剂 一、含义 凡以温里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作用,用以治疗里寒证的方剂,统称温里剂。本类方剂是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治寒以热”的理论立法,属于“八法”中的温法。 二、适应证 温里剂适用于里寒证。里寒证是寒伤脏腑、经络而发生的病证。其成因不外寒邪直中和寒从中生两个方面。寒主凝滞、收引,易伤阳气,因此无论外入之寒,或是内生之寒,都会导致经脉收引,气血津液凝涩,呈现出阳失温煦,气血运行不畅,津液输布失调等多种病理变化,故里寒证常表现出但寒不热,畏寒踡卧,口淡不渴,小便清冷,苔白脉沉的临床特征。寒邪易伤阳气,阳虚易生内寒,寒愈盛则阳愈虚,而阳愈虚则寒愈盛,二者常相因为病。里寒证以寒盛为主,不同程度涉及到阳虚;若以阳虚为主者,则属阳虚证,当用补阳之剂治疗。 三、分类 由于寒邪所伤脏腑经络不同,临床主证各异,病情轻重缓急有别,所以里寒证又有中焦虚寒、阴盛阳衰、寒凝经脉的区别,故本章方剂相应地分为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三类。 四、注意 1使用温里剂时,首应明辨寒热的真假,对于真热假寒证不可误投温里剂,以免火上添油。 2素体阴虚或失血的病人,不可过剂,以防劫阴动血。 3由于寒邪易伤阳气,故本类方剂多与补气药物配伍,使阳复寒散。 4若阴寒太盛出现服热药入口即吐者,可热药凉服,或少佐寒凉之品,以防格拒不纳。 第 节 温中祛寒 1.适应证:温中祛寒剂,具有温补脾胃阳气以祛除中焦寒邪的作用,适用于中焦虚寒证。症见脘腹冷痛,四肢不温,呕吐泄泻,不思饮食,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等。 2.组方特点:常以温中散寒药如干姜、桂枝、吴茱萸等与益气健脾药如人参、白术、炙甘草等为主组成方剂。若中焦虚寒,腹痛里急者,常用桂枝汤重加饴糖组方,以温中缓急止痛;若肝胃虚寒,呕逆为主者,则以吴茱萸、生姜为主组方,以温中降逆止呕。代表方如理中丸、小建中汤、吴茱萸汤等。 理中丸 《伤寒论》 【组成】干姜 人参 白术 甘草炙,各三两(各9g) 【方歌】理中散寒又温阳, 人参白术草干姜, 主治脾胃虚寒证, 丸不及汤效果良。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 1.脾胃虚寒证。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2.阳虚失血证。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 3. 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或病后涎唾;或小儿慢惊等。 【配伍特点】温补并用而以温为主。辛热与甘温相配,温中祛寒力增,且有益气健脾之功。 【辨证要点】本方为温阳健脾,治疗中焦虚寒证的基础方。临床以脘腹绵绵作痛,呕吐,便溏,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辩证要点。 【典型病案】 1.某女,3岁半,1999年11月6日就诊。其母代诉:患儿腹泻5天,在市某医院经中西药物治疗后无效,且日渐加重,经人介绍来我院门诊要求服中药治疗。诊见腹泻为水样大便,日行5~6次,伴纳差,倦怠,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脉沉无力。大便常规检查:脂肪球(+++)。治以温中健脾止泻。 处方:党参6g,焦白术6g,干姜3g,炙甘草3g,车前草7g,炒山楂10g,神曲6g。服药2剂,大便次数明显减少,食欲增加;3剂病告痊愈,复查大便常规正常。(王爱蓉.理中丸加味治疗小儿泄泻50例.湖南中医杂志,2002,18(2):49) 小建中汤 《伤寒论》 【组成】桂枝三两(9g),去皮 甘草二两(6g),炙 大枣十二枚(6枚),擘 芍药六两(18g) 生姜切,三两(9g) 胶饴一升(30g) 【方歌】 小建中含桂枝汤, 倍用芍药加饴糖, 温中补虚益气血, 和里缓急调阴阳。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挛痛,喜得温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 【方解】 【配伍特点】辛甘化阳之中,又具酸甘化阴之用,辛散与酸收并用,温而不燥,柔而不腻。温中补虚之中体现和里缓急,化生阴阳之中又可调和营卫,药性缓和,用途广泛。 【辨证要点】本方既是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剂;又为调和阴阳,柔肝理脾的常用方剂。临床以腹中挛急疼痛、喜温喜按、舌淡、脉细弦为辨证要点。 【类方比较】 吴茱萸汤 《伤寒论》 【组成】 吴茱萸一升,洗(9g) 人参三两(9g) 生姜六两(18g),切 大枣十二枚(4枚),擘. 【方歌】吴茱萸汤参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