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2009年,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Elizabeth Helen Blackburn, 加州旧金山大学 * PBR322 质粒。 * Jack William Szostak,harvard Greider,John Hopkings University * 4. 导致DNA损伤的因素有那些,DNA如何修复? 多数是自发性突变,是遗传进化的基础。 环境的理化因素诱导,如紫外线、化学诱导剂如亚硝酸盐等。 光修复:通过光复活酶, 修复嘧啶二聚体,广泛存在在于生物界, 但人类缺乏 切除修复:依靠特异内切核酸酶,识别损伤结构,并进行修复、合成和连接 重组修复: 依靠重组蛋白A, 先将同源母链DNA上相应的核苷酸片段转移替补,然后再合成一段序列填充缺口 SOS修复: DNA损伤广泛,难以继续复制时的一种应急修复。包括切除修复和重组修复,有多种酶和蛋白参与。特点:快而粗糙,错误率高,故而突变率高。 * * Rough strain, 无夹膜肺炎双球菌 smooth strain, 有夹膜双球菌。 * * 1953,Watson 和 Crick 提出DNA双螺旋结构,1962年获诺贝尔奖 * * * * 用大肠杆菌, N15同位素标记,SsCl浓度梯度离心 * * 真核生物线粒体DNA,两个复制起始点,两条链不同步启动 * * * 冈崎片段长度: 原核:1000-2000bp 真核:100-200bp * * * 3′→5′核酸外切酶活性,校对功能。 * * * * * * * 有些细菌由DNA聚合酶来合成引物 * * * * 紫外线照射,引起两个嘧啶碱基的共价聚合 * * SOS, 国际海难紧急呼救信号 * 1975年,诺贝尔奖 * 切除修复:依靠特异内切核酸酶,识别损伤结构,并进行修复、合成和连接。 重组修复: 依靠重组蛋白A, 先将同源母链DNA上相应的核苷酸片段转移替补,然后再合成一段序列填充缺口 SOS修复: DNA损伤广泛,难以继续复制时的一种应急修复。包括切除修复和重组修复,有多种酶和蛋白参与。 特点:快而粗糙,错误率高,故而突变率高。 逆转录作用 中心法则的重要补充 逆转录和逆转录酶的发现 实验现象: 1964年,Temin 等首次发现:DNA合成抑制剂可以遏制鸟类肉瘤病毒(ASV)等RNA肿瘤病毒所造成的感染 表明在RNA肿瘤病毒的RNA复制过程中需要合成DNA。 2. ASV子代病毒颗粒的产生被放线菌素D所抑制 说明转录对于RNA肿瘤病毒增殖可能是必须的。 假说 DNA是RNA肿瘤病毒在复制和致癌过程中的中间物 这一过程大致为: RNA肿瘤病毒-DNA原病毒(或前病毒)-RNA肿瘤病毒。 1970年,Temin和Baltimore分别在RNA肿瘤病毒中发现了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 Howard Temin David Baltimore 逆转录的证明 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 1. 定义:含逆转录酶的RNA病毒称为逆转录病毒。 所有的RNA肿瘤病毒都是逆转录病毒,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逆转录病毒都致癌。 2. 逆转录病毒的基因组:逆转录病毒基因组由两条相同的 正链RNA分子组成,其5‘端有cap,3’端有ployA尾。 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 定义:是RNA指导的DNA聚合酶。 具有三种酶活性,即RNA指导的DNA聚合酶、DNA指导的DNA聚合酶和 RNase H的活性。 合成DNA的方向:逆转录酶合成DNA的方向为5’-3’。 合成DNA的引物: 不能从头合成DNA。引物为逆转录病毒包装时从宿主细胞获得的tRNA分子。 一些鸟类逆转录病毒以宿主tRNATrp(色氨酸)为引物,鼠类逆转病毒则以宿主细胞tRNAPro (脯氨酸)为引物。 RNase H活性:是指逆转录酶可以从5’-3’和3’-5’两个方向水解DNA-RNA杂合分子中的RNA。 逆转录 逆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是指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 逆转录是对中心法则的重要修正和补充! RNA同样具有遗传信息的存储、传递和表达功能 逆转录作用图 逆转录原理的应用-RT-PCR 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是将RNA的反转录(RT)和 cDNA 的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PCR)相结合的技术。 RT-PCR过程 首先经反转录酶,以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 cDNA。 然后以 cDNA 为模板,PCR扩增合成目的基因片段。 RT-PCR的用途 1. 检测细胞中基因表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房地产并购实务操作指引总汇.doc
- 房地产建筑业营改增政策宣讲及操作实务总汇.ppt
- 神经系统和眼耳的发生总汇.ppt
- 房地产开发成本构成与控制总汇.ppt
- 神经元和神经冲动-生理心理学总汇.ppt
- 理财知识理财沙龙P2P理财知识模板总汇.ppt
- 理化检验基本操作总汇.ppt
- 神奇的大自然总汇.ppt
-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总汇.ppt
-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总汇.ppt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