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章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pptVIP

三章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章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 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 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我国古代社会救济思想和社会救助实践 第二节 我国近现代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 第三节 当代社区建设与社区社会工作 第四节 港台地区的社区工作 第一节 我国古代社会救济思想和社会救助实践 一、古代社会救济思想 大同思想—一种理想 仁政思想—孟子 孟子: 孟子主张统治者应广施“仁政”:“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如此,则“百姓亲睦”。他还提倡家庭、邻里、社区成员之间应当“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思想含有丰富的社会互助、社会福利、社会政策、社会行政的内容。 墨子: 墨子主张“兼爱”:“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墨子.兼爱中》)。墨子提倡的爱人如己的“兼爱”思想,以及吃苦耐劳、自我牺牲的实干精神,对我国古代乃至当今社会工作、社会福利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思想启示。 二、古代社会救助制度及其实践 古代社会救助实践 总的说来,我国古代的社会救助制度属于一种官民结合的社会福利体制。 民间社会救济和社会救助的形式: 家族、同乡、行会、宗教 政府的社会救助制度: 保息六政、九惠之教、社仓乡约 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实践 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事业不太发达. 原因有二: A 传统中国的社会组织以家庭、家族为单位。 B 古代的救济以临时性的救灾、救荒为主,没有形成制度化的救济事业。 (1)“保息六政”与“荒政十二” “保息六政”是我国先秦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具体为西周)开展救济与福利工作的一种形式与方法。 “保息六政”的基本内容包括慈幼、养老、赈穷、恤贫、宽疾、安富等六种措施,类似于现代的儿童福利、老年福利、社会救助、医疗服务、住宅与就业服务等各种福利服务工作。 “荒政十二”是灾荒之年的救荒应急措施: A 散财—给饥民以粮食; B 薄征—减免租税; C 缓刑——减免刑罚; D 弛力—减除徭役; E 舍禁—解除山林之禁; F 去几——撤除关卡,使百货流通; G 省礼——减少吉礼; H 杀哀——节约凶礼; I 畜乐—闭藏乐器而不作; J 多昏——不备礼而婚配者多,则男女相保; K 索鬼神——祈求保护百姓; L 除盗贼——为民除害,安定民心。 义仓:隋文帝时设立。它或由政府征收粮食建立,或由富户捐粮储存而形成。遭遇灾荒时,则开仓济民。义仓延续到宋朝,后因管理不善废止。 义仓-赈济性质 社仓:社仓起源于宋朝。宋朝朱熹制定社仓法,鼓励民间自行捐集粮食,自行管理仓务,遇到荒年开仓济民。社仓虽为民间所设,但政府对其进行监督。直到民间时期,社仓还在一定形式上存在。 社仓-救济 仓储救济 古代中国通过仓储实施救济设有常平仓、义仓、社仓等三种: 常平仓:最初由汉宣帝设立,其主要功能在于平抑粮价,其本质实属经济措施。在低价时买进储存,谷贵时再以低价售出,以此救济百姓,安度荒年。常平仓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常平仓-平抑物价 第二节 我国近现代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社区社会工作 最有名的是20世纪20—30年代进行的“乡村建设运动”。“乡村建设运动”是一大批知识分子立志唤起民众、改造乡村乃至拯救中国的一种实际运动,前后参加运动的有600多个团体,其中较著名的是晏阳初领导的定县平民教育实验区,梁濑溟领导的邹平乡村建设实验区等。“乡村建设运动”受到当时革命者的严厉批评,但其作为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事业的一个开端,对社会工作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运动 1929年平教会从北平搬迁到河北定县。晏阳初带领平教会众多的从海外归来的中高级知识分子在定县安营扎寨,推行乡村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一干就是十年,被称为“博士下乡”运动。 晏阳初将中国社会问题概括为:“愚、穷、弱、私”,解决这些社会病症的办法是:四大教育并举,以文艺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 以卫生教育治弱;以公民教育治私。 还从教育人手,对全县的生产、卫生保健、公共团体组织以及县政改革进行了一揽子实验,总结出教育、科学与农业生产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互补,穷国大国办教育应贯彻基础化、简易化、经济化、普遍化原则等一系列基本经验。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 1924年,梁漱溟辞去在北京大学的教习职位,深入农村,开展乡村建设运动。1931年他在山东邹平创立的乡村建设研究院标志着其乡村建设事业的顶峰。 在邹平进行的乡村建设实践,大致可分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