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度高二级期末统考试卷
生物
说明:本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共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0分钟。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以下各项中,不能构成图中关系的是
A.①代表、②代表.①代、②细菌
C.①代表、②代表细胞衰老的特征
D.①代表、②代表
2. 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这一结果直接导致 A.分泌蛋白的合成受到影响 B. C. D.
3. 有关某一男性的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末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4. 在黄色菊花植株栽培园中,发现了一株开白花的植株,推测该白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黄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 )
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
C.细胞的DNA含量 D.细胞的RNA含量
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的物质,严重影响人们健康。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PM2.5超标的空气使过敏病人发病时,B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变长
B.PM2.5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其pH呈酸性
C.PM2.5含量过高不可能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D.颗粒物如硅尘入肺可能会导致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膜破裂,释放水解酶破坏细胞结构
6. 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
A.MERS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感染→人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C.血糖水平升高→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
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
7. 下面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不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细胞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实验药物b敏感
8.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人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
B. 动物细胞培养中,培养液通常含有蔗糖、氨基酸、无机盐、生长因子和动物血清等
C. 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过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
D. 解旋酶能打开氢键,在细胞分裂间期数量多并且有较高活性
二、双项选择题:共3小题,每题4分,共1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4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2分,错选、不选得0分。
→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C. 调查土壤中蚯蚓类群丰富度时,必须使用显微镜
D. 进行DNA粗提取实验时,不可利用猪血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10.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该生物进化理论的研究对象(基本单位)是生物个体
C.没有地理隔离不可能有新物种的形成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11.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 )
A.天敌的迁入会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B.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 D.最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动物种群密度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分4小题,每小题16分,共64分)
12.(16分)甲图是某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乙图是该植物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 环境中的该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