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春秋学典籍读书会.pptVIP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秋学典籍读书会

1 31 春秋學典籍讀書會 一、研讀書籍:董仲舒《春秋繁露》以< 玉杯>、<竹林>二篇為主 二、研讀時間:民國九十三年四月十七日 (星期六)下午二點至六點 三、研讀地點: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文 學大樓1F 3103、3104教室 四、研讀老師:蔡鴻江 (國立高雄餐旅學院副教授) 春秋學典籍研讀內容 壹、緒 論 一、研讀材料: 二、研讀方法: 三、研讀目的: 貳、本 文: 甲<玉杯>— 一、喪娶。 二、春秋之法以人隨君以君隨天。 三、《春秋經》論魯國十二世之事。 四、人受命於天,有善善惡惡之性。 五、魯文公是「出侮於外、入奪於 內,無位之君」。 六、六藝功能及教學功效。 七、《春秋經》好微言,其意貴志。 乙<竹林>— 一、《春秋經》所惡者是任力而不任德,驅 民而殘賊之。 二、說《春秋經》者,無以「平定之常義」 而懷疑「變故」之贊美,則其大義可知 曉。 三、福之本生於憂而禍起於喜,此理於 「人」最為切近。 四、鄭祭仲許「宋」與齊逄丑父「殺其身,以生其 君」。 五、《春秋經》厭惡鄭悼公「居喪以伐人」。 參、結論 《春秋繁露》文體─問答式 〈玉杯〉、〈竹林〉二文重點─   1、禮。 2、戰伐。 3、敬賢。   4、重民。 5、善善。 6、聖化。   7、君子。 8、為師者。 9、伐喪。   10、讓。 11、人。 12、知權。 一、喪娶─ (一)魯文公納幣逆婦過程: 備註 1、小寢:燕寢。按:寢室,古代天子有六寢,正寢一,燕寢五;諸侯有三寢,正寢一,燕寢二。春秋時期,諸侯及其夫人死於正寢,為得其正。正寢一曰路寢、大寢。燕寢一曰小寢。 2、納幣〈即納徵〉:《儀禮?士昏禮》言婚禮有六:(1)納采─採擇女也 (2)問名─問女之姓氏,歸以卜其吉凶。 (3)納吉─卜於廟而吉,派人至女方告吉。 (4)納徵─派人納幣以定婚也。 (5)請期─決定婚期。 (6)親迎─往迎婦。 二、春秋之法—以人隨君,以君隨天 春秋之義—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一)、以人隨君─ 緣民臣之心,不可一日無君,但 諸侯于其封內三年稱子者,此乃 因「君心之未當立。」 (二)、以君隨天— 孝子之心,三年不當,而踰年即 位者,此是與天道相配合。 五、魯文公是「出侮於外,入奪於內,無位之君」 (一) 魯文公不能服喪,不時奉祭(魯文公二年 春二月) (二) 諸侯不與魯文公會盟(魯文公二年春三月) (三) 魯文公「亂其群祖,以逆先公」(即躋僖公, 魯文公二年八月) (四) 魯文公迎齊姜(齊大夫之女)(魯文公四年夏) (五) 魯大夫公孫叔至周弔喪,不至,以奠儀奔 莒(魯文公八年冬十月) 六、六藝功能及教學功效 (一) 六藝功能 1.詩序其志。詩道志,故長於本質。 2.書序其志。書著功,故長於政事。 3.禮純其美。禮制節,故長於文采。 4.樂純其美。樂詠德,故長於風教。 5.易明其智。易本天地,故長於道理。 6.春秋明其智。春秋正是非,故長於治人。 (二) 教學功效 1.善為師者能「美其道,慎其行,調其時,任多少,適疾徐,快而勿趨,慢而不茍。」 2.善為師者能「察其所為,而成其所樂。」 3.故力不勞而身大成,此之謂「聖化」(此為董仲舒「教學」重要原則) 七、《春秋經》好微言,其意貴志 ------ A、趙盾弒晉靈公 (一) 《春秋經》筆法 1. 修本末之義,達變故之應,通生死之志,遂人道之極。 2. 殺君討賊,善者則書其誅;若不討賊則不書君葬(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