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陶瓷与玻璃 4.1 陶瓷概述 8千年到1万年的使用历史 黏土+其它天然矿物原料(或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金属化合物等)→粉碎→混炼→成型→煅烧。 黏土是由地壳中蕴藏丰富的长石长期风化而成。水流经岩石将其侵蚀,溶解了可溶性原料,沉积为矿层。 黏土可分为两种类型:原生黏土和沉积黏土(或称次生黏土、二次黏土)。 普通陶瓷 (传统) 特种陶瓷 (近代) 4.2 陶瓷材料的基本性能 (1)光学性能 ①白度——对白光的反射能力(以硫酸钡作为白度100%的样片比较) ②透光度——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 ③光泽度——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 (2)力学性质 高硬度、高脆性 氧化锆陶瓷具有高的韧性 (3)热稳定性 测试方法——将陶瓷放在电炉内升温,从100℃起,每隔20℃取出试样放入20℃的水中急冷,如此反复,直至陶瓷出现裂纹为止 (4)化学性质 良好的耐酸性,但抵抗碱的侵蚀能力较差 (5)气孔率和吸水率 (6)陶瓷的特性 与金属材料相比:硬度高、弹性模量大、脆、几乎无塑性、抗拉强度低、抗压强度高、熔点高、抗蠕变能力强、承受温度快速变化能力差、大多数陶瓷是电绝缘材料 4.3 陶瓷的加工工艺 4.3.1 原料配制 (1)可塑性——具有一定细度和分散性的黏土或配合料,加适量水调和均匀,加工制成为一定的塑性泥料,在外力作用下能塑造成任意形状,在外力解除后仍能保持原形不变,这种性能称为可塑性. 影响粘土可塑性的要素 粘土的颗粒大小、石英等非粘性料物质的多少、水的含量; 粘土的颗粒越细,相对来说比表面积越大,可塑性越好; 粘土中所含蒙脱石或水铝硅酸盐的量越多,可塑性越好; 与水配合的比例越恰当,产生的粘性越好.如果太湿,会变成泥浆,无法成型;如果太干,容易开裂,无可塑性。 (2)结合性——当粘土和水制成的塑性软泥干燥后,能保持原先所赋予的形状而不散开的性能称为结合性 粘土的结合性表现为具有结合一定量的非粘性物质的能力,能形成较好的塑性泥团,干燥后能形成比较坚实的坯体。 粘土的结合性和粘土的可塑性是两个概念,结合性好的粘土一般可塑性也好,但也有例外。粘土的结合性在很大程度上由粘土的矿物结构所决定。 4.3.2 成型 (1)可塑成型 利用泥料的可塑性,日用陶瓷可塑成型的基本方法有:拉坯、印坯、旋坯、滚压、挤压等 ①旋坯成型 ②挤压成型 ③拉坯成型——手工拉坯,在旋转的轱辘上进行制作 ④ 雕塑与印坯——最古老的成型方法,靠手工和简单的工具制作,通过刻、划、镂、雕、堆塑 用于制作人物、鸟兽、花卉、景物等艺术作品 (2)注浆成型 所用模型:具有多孔性、吸水性 注浆方法:最基本的两种方法 ① 压力注浆 促进泥浆中的水份向模型的扩散 ② 离心注浆 在旋转状态下注浆 4.3.3 坯体干燥 作用:方便搬运,提高坯体吸附釉彩的能力 缩短烧结周期 方法:自然干燥、热空气干燥、辐射线干燥、微波干燥 4.3.4 坯胎装饰 ① 化妆土装饰 上好的瓷土调成泥浆 施于质地较粗糙或颜色较深的瓷器坯体表面 灰色、浅灰色、白色 ② 划花 在半干的瓷器坯体表面划出线状花纹 ③ 刻花 用工具刻制出花纹 ④ 贴花 将模印或捏塑的各种人物、动物、花卉用泥浆粘贴在器物表面 ⑤ 印花 将尚未干燥的器物上印制出花纹 ⑥ 剔花 先在器物表面上施釉或施化妆土,并刻出花纹,然后将花纹部分或花纹以外的釉层剔去,露出胎体 ⑦ 镂空 尚未干燥的器物雕通花纹,这种花纹较为简单 ⑧ 彩绘 用毛笔绘画、写字 ⑨ 雕塑 4.3.5 上釉 (1)釉的主要作用 ◇可增加坯体强度 ◇防止多孔性的坯体内装饰件的渗漏 ◇增加坯体表面的平滑性,易于清理 ◇装饰性,美观 ◇具有对酸碱的抗腐蚀能力 釉的成分:由岩石和土所产生,它与坯的不同点,只是比较容易在火中熔融,即熔点比坯体低。 (2)釉的制备方法 两种:将土和岩石原样使用;将土和岩石混合用火使之熔融,然后骤然冷却成玻璃 (3)上釉的方法 涂釉法、吹釉法、浸釉法、荡釉法 4.3.6 窑炉烧结 平均烧结温度在1100-1300℃之间 低温蒸发、氧化分解和晶型转变、玻化成瓷、冷却定型四个阶段 4.4 设计常用的陶瓷材料 4.4.1 传统陶瓷 古代陶瓷 现代陶瓷 (1)建筑陶瓷 (2)卫生陶瓷及卫浴产品 (3)美术陶瓷 (4)园林陶瓷 (5)烹饪陶瓷 4.4.2 特种陶瓷 (1)结构陶瓷 优异的高温性能、耐化学腐蚀、耐高温氧化、密度小(大约为金属的1/3),使用场合:发动机气缸盖、轴瓦、密封圈、陶瓷切削刀具。结构陶瓷分为三类:氧化物陶瓷、非氧化物陶瓷、玻璃陶瓷 (2)功能陶瓷 具有一定特殊的声、光、电、磁、热等物理化学性能的陶瓷材料 按化学成分分为:氧化物陶瓷和非氧化物陶瓷 功能陶瓷分为: 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