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观朱彦夫事迹心得体会
观朱彦夫事迹心得体会
昨天晚上,我在中央新闻的《时代楷模》栏目中看到了这样一位老人,他14岁参军入伍,历经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他17岁受伤致残,昏迷93天,动过47次手术,失去双脚、双手、左眼,右眼视力仅0.3。就是这个经历过上百次战斗,多次负伤、三次立功的一级伤残军人,重残后主动要求回沂源县的老家,在生养自己的张家泉村,拖着重残之躯当了25年村支书,带领乡亲改山治水。晚年,又以其超人毅力,用嘴衔笔、残臂夹笔,写出了33万字的长篇自传体小说。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曾亲笔为朱彦夫题词:“铁骨扬正气,热血书春秋”;中共山东省委的一位领导曾誉朱彦夫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在新闻中我了解到,朱彦夫性子特别倔强,脾气也特别急,而且“公私不分”——公家的是公家的,私人的也是公家的,他一个月42块钱的残疾金,每月都是连花带送的最后弄个分文不剩。他为了让村民早日用上电,在妻子的搀扶照顾下,先后乘火车跑上海、南京、胜利油田、山西联系材料,经过艰苦努力,1978年张家泉村结束了点油灯的历史。很多人都不希望老人再这么冲刺了,劝他说,一个人的神经已经紧绷了80年,也该放松一下,安稳而且略微幸福地度过余生。但他并不这样想,他明确地告诉大家说,他我能跨越人生的最后极限,不会认输,这辈子都不会跟命认输。
看看朱彦夫,再想想最近观看的警示片中那些用手中权利为个人谋福利,贪图享乐的败类们,简直是天地之差。
现如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些人的理想信念动摇了,重要关头的抉择、认知价值的标准,逐渐倾向于个人获得了什么。而在“八项规定”等明令之下,抱怨公务员“不好当了”的大有人在,仿佛没了“灰色收入”就“干不下去了”。理想信念缺失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只强调回报却不愿付出,甚至不惜挑战党纪国法的底线。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更应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把朱彦夫作为一面镜子,查一查问题,找一找差距,树一树形象,以朱彦夫的为民情怀为标尺度量一下自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以朱彦夫的务实清廉为标杆查摆自己的“四风”问题,用朱彦夫一心为公的境界来匡正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根植于思想行动之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