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献综述模板之蔡荣
毕 业 设 计(论文) 文 献 综 述
设计(论文)题目:Die menschliche Schw?che—Die Analyse der Scham der Personen im Vorleser
人性的弱点——对《朗读者》人物羞耻感的浅析
学 院 名 称: 外国语学院
专 业: 德语
班 级: 082
姓 名:蔡荣 学 号08407070204
指 导 教 师:俞丽艳 职 称 讲师
定稿日期:2011年11 月 6日
引言
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 1944- )是德国著名推理小说家、法学家。他擅于充满激情地描写稀奇古怪而又精致巧妙的故事,背景环境是人们熟知的街道和建筑,其作品主要向我们展示过去的德国及当前的政治。施林克作品的基本主题是对社会的现实批判和复杂的公平与正义
本论文中将重点研究其代表作《朗读者》。该作品著于1995年,回顾了男女主人公米歇尔·伯格与汉娜爱情关系,同时用米歇尔见证汉娜法庭受审这一场景激起一些关于战后德国怎样面对对犹太人所犯下的罪孽,尊严重要还是道德重要等问题。该作品出版后已经被译成35种语言,并成为第一部登上纽约时代杂志(New Your Times)的畅销书排行榜首位的德语书籍,并先后获得了汉斯·法拉达奖 Hans-Fallada-Preis (1997), 一个意大利文学奖(1997),Prix Laure Bataillon 奖(翻译著作大奖)(1997)以及“世界报”文学奖(1999)。同一时期,钱定平的译作也进入台湾及中国大陆读者的视野,并由此引发了热评。该作品在获得亿万读者的赞誉和推崇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对本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即对小说主题的研究,对小说内容及主要人物的研究以及对小说叙述风格的研究。
1.对小说主题的研究
1.1.战后德国人的反思
译者钱定平(2009)从这部作品中看到了德国人不认同纳粹并认为自己对此负有责任,他们视纳粹问题为整个民族的问题。钱定平认为这本书是在向读者展示:德国人是怎样反省自己的。
评论家克利斯托夫·施扎纳茨这样阐释:战后德国人之间不可救药的关系象征实际上继续隐藏的纳粹时代。
书评家卫西谛(2006)称,它是一部“直面历史”的作品,是它的种种谜团引发读者感性与理性的沉思。
学者冯亚琳(2007)认为《朗读者》提出了当代文明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把对历史的清算作为存在的自我审视和自我理解,告诫我们应当严肃对待历史,并保持历史的生动性和现实性。
本书的作者在接受采访(2009)中指出,他想通过这部作品表现第三帝国是如何在那些一起参与了建设和维护它的人身上打上烙印,如何给世界和战后一代留下印记,它又造成了什么样的罪责感。如今,罪责感一代代在变轻。今天的年轻一代所思考的是,第三帝国当时给犹太人和他们的邻居、吉普赛人、精神病患者以及同性恋带来了怎样的灾难和伤害,应该如何以尊重和得体的态度面对受难者的后代等等。
殷倩(2009)则探讨了《朗读者》的多重主题。对纳粹第三帝国及犹太屠杀的历史谴责,促使汉娜学会认字的尊严,惊世骇俗的忘年之恋与战后德国的代沟问题,文盲的悲哀与尊严。
1.2.人性、道德与尊严
范金龙,张雪梅(2009)从关键词这个角度解读朗读者,发现其中包含的四重含义:“反思”,“成长”,“朗读”及“尊严”。
作家徐则臣(2009)看到了米歇尔·伯格从和汉娜的爱侣关系中所获得的尊严,以及后来汉娜在面对公众道德毅然选择掩饰自己是文盲的事实,承认不属于她的罪行,从而维护了她的尊严。米歇尔被汉娜专注维护尊严以及公众道德坚持审判而感动,指出没有哪一种道德与尊严能够代表绝对的真理和正义。
作家盛文沁(2009)对朗读者的尊严、知识及道德进行了研究,提出西方的古老命题——知识即道德。以此为依据,汉娜犯罪及最终入狱的原因是她是文盲,不会读写,没有知识。继而他又以大屠杀的双重驱动——现代官僚体系和现代化技术推翻了这个观点,指出汉娜只是遵守了纳粹的法律,完成自己应完成的工作。
廖峻澜(2008)称它既是一部完全个人化的作品,关于个体生存、自由、尊严的作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