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官制度讲稿2介绍.pptVIP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文官制度的概念 文官制度是国家关于文职官员的考选、考察、奖惩、待遇、培训、流动、退休等方面的体制和规章制度。 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治制度(英国1855年5月21日公布的《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 民国时期引进中国 今天也为社会主义的中国所采用。 二、现行文官制度之困境 达摩克利斯之剑 国外:苏联解体 古代:明帝国的瓦解 戈迪亚斯之结 民粹主义 精英主义 古代 国外(《纸牌屋》) 现状反思 “围城效应”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macro-history) 学习历史的目的并不专恃记忆,它本身也是对学者思维方法的训练与养成。 一种系以宏观历史之思,从历史的纵横总体联系上把握微观的历史研究对象,即“把握”是宏观的,研究仍是微观的。 另一种强调从较长的时段来观察历史,注重历史的结构性变动和长期发展趋势。 “大历史着重大众的集体智慧、勇敢和道德,……目的是勾画一个历史的大纲,着重东西的汇合。” ——黄仁宇 古代文官制度 明代文官的运行 朱元璋废除宰相 正统与于谦 正德与王阳明 嘉靖与严嵩 “大礼仪” 左顺门事件 杨慎 万历与张居正 海瑞 崇祯与袁崇焕 唐代职事官管理体制 (1)选拔:科举 常举:每年一次由礼部组织,分明经、进士两科。后交吏部进一步考核,分为身、言、书、判四项。 制举:皇帝不定期对有才能的人进行考核,目的是举非常之才。 (2)考核:一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 (程序) (实质) 李宗吾在《厚黑学》中说:求官六字真言:“空、贡、冲、捧、恐、送”;做官六字真言:“空、恭、绷、凶、聋、弄”。这正如吴思在《潜规则》中说说:“凡游戏必有规则,但规则未必明说,明说的,又未必当真”。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科举制度 我们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古代文官回避制度 亲属回避 同一政府机构内有上下隶属关系的亲属须回避。(熙宁年间,宋神宗欲以吴充为参知政事,但因吴充与宰相王安石是亲戚,只得改派吴充为枢密副使。) 地域回避 清代在外任职的地方官,不得在原籍、寄籍(长期居住地)、邻省接壤五百里之内为官。 职务回避 当官员身份和特定的职务产生矛盾时,也需要回避, 清代文官补服与俸禄 ?一品仙鹤补,朝冠顶饰东珠一颗、上衔红宝石;吉服冠用珊瑚顶;岁奉180两; ?二品锦鸡补,朝冠顶饰小宝石一块,上衔镂花珊瑚,吉服冠用镂花珊瑚顶;岁奉155两; ?三品孔雀补,朝冠顶饰小红宝石,上衔小蓝宝石,吉服冠用蓝宝石顶;岁奉130两; ?四品云雁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青晶石,吉服冠用青金石顶;岁奉105两; ?五品白鹇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水晶石,吉服冠用水晶石顶;岁奉80两; ?六品鹭鸶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砗磲,吉服冠用砗磲顶;岁奉60两; ?七品鸂鶒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素金顶,吉服冠用素金顶;岁奉45两; ?八品鹌鹑补,朝冠阴文镂花金,顶无饰;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40两; ?九品练雀补,朝冠阳文镂金顶,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35两; ?御史大人,补服绣獬豸(音谢志xie.zhi),代表公正。 清代养廉银 雍正二年(1724年),山西巡抚诺岷、布政使高成龄奏准将耗羡提解归公,除弥补亏空外,分给各官养廉和支应公费。 它是正俸之外的补贴,却成为全部俸禄的主要成分、其数量往往超过正俸的十几倍至几十倍。这样县官年实际合法收入都在1000两左右,高出正俸20多倍(以1.3两银可买1石粮计算,年实际收入相当今公制10164公斤)。高薪养廉制的推行,受到了地方官的欢迎,短时间内执行较好,也收到了某种“廉”的效果。但是,乾隆以后逐渐松驰,法定加耗之外的私征、贪污仍不可遏止。道光以后国力衰颓,不得不折发养廉银以充兵饷。从此腐败的势头更加严重,直至清王朝覆灭。 六、文官休致制度 休假制度和退休制度的合称,清代休致则专指退休。这属于文官的一种权力,但有时也是一种义务(如退休)。 终养之制 是指官员因祖父母、父母等尊亲属年老,依例具呈暂离职务,回籍侍养。? 荫叙和封赠之制? 都是为了满足中国古人固有的光宗耀祖、传业子孙的心理和需要。 ?丁忧之制 官员遇有父母等尊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