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那树教学设
《那树》教学设计
太行路学校 冯小青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积累词语,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文章含蓄、深沉的语言风格,体悟字词间流露的情感。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悟文章的主旨。
4、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树的生命历程,通过树的形象、情感体会作者的情感。
2、揣摩语言的特点,学习从字里行间分析形象,把握主题的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启发点拨
学法:自读自悟、作探究、归纳总结、练笔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欣赏一首歌《好大一棵树》……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棵树,就像歌中所唱,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胸怀在蓝天,默默为人类造福。可是有一天,它却消失了。现在我们跟随王鼎钧走近那树,感知它的苦乐悲欢。
过渡:见过那树的人都说,这棵树很美,作者是怎样描写这这棵树的?大声朗读课文,感受那树的形象。
美读——感知树之美(15分)
出示课件:这棵树很美,美在————,我从第————段中,读到————(结合文中内容谈谈那树的特点和品质)
学生活动1、朗读课文(1——8),拿笔做重点勾画和批注。
2、安静思考
3、同桌交流
4、学生发言(激励赏识)
板书:美在——古老茂盛
坚忍顽强
充满灵性
富有爱心……
过渡:这样一棵古老茂盛,坚忍顽强 的大树,有一天,却被砍倒了,连根拔起。文中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大树的感情。下面我们来看两组句子。出示课件句子辨析
研读(9-11)——感受树之痛(20分)
读一读,说一说
例句: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改后句: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底部锯下去,周围撒了一圈白色的粉末。那树仅仅在倒地时摇晃了一下。
这两个句子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
锦囊妙计 赏析语言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具有表现力的词语
2、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3、分析句式特点(排比句、反问句、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等)
小组合作,体会情感
组长主持,每组从“9——11”段中任选一段,划出触动心灵的词语或句子,讨论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学生活动:组内交流(把你的见解讲给同学听)
集中发言(把你的见解讲给大家听)
教师建议:每组推荐一个中心发言人,展示交流成果
发言时姿态大方,语音清晰,声音洪亮。
过渡:生动形象的拟人手法,准确细腻的词语,揭示出人类的无情无知。作者借这棵树的悲惨经历,是要告诉我们什么?
2、领悟主题
学生思考一分钟,发言,归纳主题:对大树命运的痛惜;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对都市文明发展的深层思考
总结:这样的树,非常美;这样的命运,让人心痛;这样的行为,实在是一种罪过。(完成板书)
三、拓展——感慨人之过(8分)
过渡语:作者王鼎钧是台湾作家,面对台湾工业飞速发展,环境破坏严重的现象,写下这篇文章,表现出对现实的忧患意识,对人类的强烈批判。关于文明,他这样说。
学生齐读
“人类以他最杰出的才智, 最艰辛的奋斗, 最漫长的过程, 冲出洪荒, 紧握文明, 难道现在后悔了吗? 不, 我们决不后悔! 对付文明造成的灾害, 是用进一步的文明, 不是否定文明。”
——王鼎钧
师问:现在我们来反思:人和自然该如何相处?
总结: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2、中考热点链接
近年来,济源市为打造一个“大气,秀气,灵气”的新型城市,在绿化环境方面作出很大努力。目前我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请写一则保护“花草树木”的宣传标语(不超过15个字)
学生书写之后,交流发言(5个)
教师补充:绿叶映红花,文明你我他
同植片片新绿,共建生态城市
结束语:当天空不再湛蓝,当丛林不再茂密,当城市不再绿意盎然。我们应该深思践行,关注绿色,保护环境,让人类文明之花,在这个绿色星球上灿烂开放!
教学板书
那 树
——王鼎钧
美在——古老茂盛
坚忍顽强
充满灵性
富有爱心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