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实验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实验研究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 主讲:刘 杰 第十章 实验研究 §1 实验的概念与逻辑概述 一、实验的目标及要素 实验: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实验的基本目标:决定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实验要素 自变量与因变量 前测(Pretest)与后测( posttest ) 实验组与控制组(对照组) 二、实验的逻辑(原理) 建立假设:x 与 y 存在因果关系 基本的分析逻辑 建立假设:x 与 y 存在因果关系,即 X Y 证明: 首先我们观察Y的变化情况,即先测量在没有受到X的影响之前,Y的情况如何。 然后,通过操纵某些条件,引入被看作自变量和原因的实验刺激,即引入X。 接着再对引入X以后Y的情况进行测量,并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 如果前后两次的情况发生变化,则可以初步认为X是导致Y变化的原因,即有 X Y 例 假设:“新的教学方法”与 “学生成绩提高”存在因果关系 具体实验的条件 1、建立变量间因果假设是逻辑起点 增加工资——劳动积极性提高 2、自变量能被孤立 3、自变量是可以改变的,易操纵 4、实验可重复进行(提高结果确定性) 5、必须具有高度的控制条件和能力 三、实验的特点 严格的因果推断逻辑 人工化的研究背景 受到政治的、伦理的、道德的等方面的限制很大 §2 实验的程序与类型 一、实验研究的程序 实验研究的方式与其他社会研究方式一样,遵循着从选题开始直到得出结论的基本逻辑过程 步 骤 从一个有关因果关系的简单明白的假设开始 根据实际条件决定一种合适的实验设计用来检验假设 决定如何引入实验刺激或如何创造一种引入自变量的背景 制造一种有效的和可信的因变量的测量 建立实验背景,并对实验刺激和因变量测量进行预实验 选取合适的实验对象或个案 随机指派实验对象到不同的组,并对他们进行详细指导 对所有组中的个案进行因变量的前测 对实验组进行实验刺激 对所有组中的个案进行因变量的后测 告诉实验对象有关实验的真实目的和原因,询问他们的实际感受,尤其是当实验兑现在某些方面被欺骗时,这种说明就更为重要 考察所收集的资料,进行不同组之间的比较,并运用统计方法决定假设是否被证实 二、寻找两组相同的对象 1、匹配(matching) 匹配指的是依据各种标准或特征,找出两个完全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的实验对象进行配对,并将其中一个对象分到实验组,而将另一组分到控制组的办法。 在某种意义上,匹配的方法是基本无用的——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使两组对象在所有方面都相同,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无法做到这一点。 困 难: 现实中往往会没有足够的对象供我们选择。 研究者只能在那些他们已经意识到对因变量可能有影响的变量上进行匹配。 人们的某些特征在实践上是很难测量的,或者说很难操作化为具体、可观测的指标的。 2、随机指派(randomization) 具体操作方法 用抛硬币的方式来决定每一个具体的对象是去实验组还是控制组 简单地按单双号来决定每一个对象是去实验组还是控制组 按照排列的顺序或实际抽区实验对象时的先后顺序来决定 两种方法的比较 配对方法的实质是尽可能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成员相互之间在许多重要的背景因素、个人特征因素上完全一致的。 随机化方法的实质则是依据与随机抽样完全一样的原理,用概率论来控制各种干扰变量的出现 随机法比匹配法更准确 三、对自变量的操纵 当研究者能够决定他的实验对象将经历什么,或将接受什么处理和安排时,我们就说他能够操纵自变量 实验中对自变量的操纵常常体现在如何恰当地“制造出”这个自变量上 许多对社会研究者来说十分感兴趣的变量通常都不能被操纵 社会研究者还会由于政治的、伦理的原因或限制,而不能操纵另一些变量 四、实验法分类 (一)实验室实验与实地实验 1、实验室实验: 从众实验 电击实验 2、实地实验 又称自然实验、现场实验,是在自然条件下控制某些因素进行实验。 实验室实验 e.g.匿名性增加反社会行为 1、实验室实验 1970年,津巴德,电击实验 结论:匿名性将增加侵犯行为 2、实地实验 津巴德,弗雷泽,街道 汽车失窃实验 结论:越不为人知,反社会行为的频率越高 1、标准实验: 实验要素完备的实验 2 、 准实验(半实验): 缺乏实验设计中的

文档评论(0)

taotao0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