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总需求下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总需求 国民收入波动的潜在原因。以IS-LM模 型说明外生变量的变动怎样影响内生变量,以及对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各种冲击在短期内怎样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 IS-LM模型如何适用于总需求与总供求模型。 以IS-LM模型解释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 1.用IS-LM模型解释波动 利率 收入、产出、Y IS 均衡 利率 均衡收入水平 LM 财政政策  IS曲线  短期均衡 政府购买 税收   提示:财政政策的变动影响计划支出 政府购买的变动(增加了⊿G): 利率 收入、产出、Y IS 均衡 利率 均衡收入水平 LM ⊿G/(1-MPC) 凯恩斯交叉图:  政府购买 计划支出 总收入 流动偏好理论:  总收入  货币需求  利率  计划投资 政府购买的扩张效应 税收的变动(减少了⊿T): 利率 收入、产出、Y IS 均衡 利率 均衡收入水平 LM ⊿T× MPC/(1-MPC) 货币政策  LM曲线  短期均衡 利率 收入、产出、Y IS 均衡 利率 均衡收入水平 LM 货币供给的变动(增加了⊿M): M  M/P  r   利率 收入、产出、Y IS 均衡 利率 均衡收入水平 LM 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下移 A B 流动偏好理论:  货币供给  利率 凯恩斯交叉图:  利率 计划投资 收入 货币与财政政策的相互作用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  财政政策:国会 例子:国会提高税收,这种财政政策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一种可能性:货币政策不变 利率 收入、产出、Y IS 均衡 利率 均衡收入水平 LM 第二种可能性:央行保持利率不变 利率 收入、产出、Y IS1 均衡 利率 均衡收入水平 LM1 第三种可能性:央行保持收入不变 利率 收入、产出、Y IS1 均衡 利率 均衡收入水平 LM1 IS-LM模型中的冲击  财政政策:影响IS曲线  货币政策:影响LM曲线 IS曲线的冲击:其他使IS曲线移动的因素 LM曲线的冲击:其他使LM曲线移动的因素  外生变量   需求 联储的政策工具-货币供给还是利率? 货币政策:联储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来影响经济 媒体报道:联储提高或降低了利率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6个星期开会 联邦债券交易商:操作公开市场业务 2.作为总需求理论的IS-LM模型 IS-LM模型(物价水平是固定的)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物价与收入的关系) 利率 收入、产出、Y IS LM 总供给 总需求 物价 水平 产量 从IS-LM模型到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右下方倾斜? 物价水平上升: 利率 收入、产出、Y IS LM 总需求 物价 水平 产量 P上升 M/P供给减少 任何收入水平下的 利率上升 是什么因素引起总需求曲线移动?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利率 收入、产出、Y IS LM 总需求 物价 水平 产量 M增加 P不变的情况下 利率下降 LM曲线右移 扩张性财政政策: 利率 收入、产出、Y IS LM 总需求 物价 水平 产量 物价水平的变动引起的收入的变动沿着总需求曲线移动; 对于固定的物价水平,影响IS曲线或LM曲线移动的变动使                    总需求曲线移动. 短期和长期的IS-LM模型 IS-LM模型:分析短期中物价水平固定时的经济 试着解释长期中当物价水平的调整能够保证经济以自然增长率生产时的经济. 利率 收入、产出、Y IS LM K C Y 总需求 物价 水平 产量 K C 两者的区别:  Y=C(Y-T)+I(r)+G  M/P=L(r,Y)  三个变量:Y,r,P  凯恩斯主义方法:P=P1  (Y和r)  古典方法:Y=Y      (P和r)  3.大萧条  是什么引起了大萧条?   IS-LM模型   P282 表11-2(1929~1933) 利率 收入、产出、Y IS LM 支出假说:对IS曲线的冲击 表11-2  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IS曲线的紧缩性移动 消费函数的下移(1929年股市崩溃) 住房投资的大幅度减少   (20年代的过度建设,30年代的移民减少) 连带效应:①许多银行倒闭 ②30年代的财政政策 货币假说:对LM曲线的冲击 表11-2  1929 ~1933货币供给减少了25 ﹪       失业率3.2 ﹪ ~ 25.2 ﹪ LM曲线的紧缩性移动 实际货币余额 利率 再论货币假说:物价下降的影响  货币供给   物价下降 通货紧缩的稳定效应:  物价  M/P  LM曲线右移  庇古效应:实际货币余额是一种家庭财富   通货紧缩的不稳定效应:   未预期到物价下降的影响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