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李相国论事集》 唐 李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56《李相国论事集》 唐 李绛

《李相国论事集》 唐·李绛 李绛(764—830年)字深之,唐代赞皇人。擢进士,补渭南尉,拜监察御史。元和 二年(807年)授翰林学士,元和六年(811年)人阁拜相,为中书侍郎, 同中书门下平 章事。后因与权贵有隙,以足疾求免,罢为礼部尚书,后入为兵部尚书。文宗时,召为太 常卿,以检校司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大和四年(830年),李绛奉旨募兵千人赴四川讨 逆,被杨叔元乱军所害,终年67岁。 李绛一生时值中唐,国势渐衰,外部藩镇势力越来越大,朝中朋党之争愈演愈烈。李 绛潜心匡时济世,屡屡上疏,常以唐玄宗先治后乱的历史经验为借鉴,用“治生于忧危, 乱生于放肆”的道理劝谏宪宗,劝其选贤举能,任贤政治,并提出“贤则当任,任则当久” 的主张,他任宰相期间,曾多次建议皇帝削藩平党,并积极参与谋划。利用藩镇内部矛 盾,使魏博节度使田兴听命朝廷,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藩镇势力。 李绛喜实厌虚,在朝勇于犯颜直谏。他曾说:“身居国家重要职位,只图惜身不敢直 谏,是臣辜负于君王;若臣子为国为民不看圣上脸色说话,敢于做出不顺从圣上的事,而 被治罪,是圣上负于臣子。”宪宗听罢很受感动,说道:“卿告朕以人所难言者,疾风知劲 草,卿当之矣。”李绛还反对大臣无原则奉迎上意,粉饰太平。为此,常与人争辩殿上。一 次,同乡宰相李吉甫盛赞皇帝威德,李绛当场给予尖刻批评,宪宗帝赞李绛:“绛言骨鲠, 真宰相也! 李绛在任华州剌史时,还禁止猎捕鸟兽,以保护自然生态。 李绛著作,有《李相国论事集》、《李深之文集》。死后册赠司徒,谥贞。形象载人 《元和将相图》。 李绛 字深之,唐代赞皇人。弘辞科进士,拜监察御史, 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授翰林学士,知制诰。镇海军节度使李奇因叛被诛, 宪宗诏令抄没其家产。李绛奏请将其家产赐于地方,代替贫民租赋。还向宪宗进谏正揣励已,效法唐太宗,宪宗称赞,即下诏令其与白居昀等搜集君臣成败事例50各,书写成连屏。宪宗每次阅视,都反复告诫左右,以史为鉴。佞臣帝怒,李绛跪伏劝谏愈切,帝终于省司,下令用百牛拉倒石碑。襄阳裴均违诏书,进献银器数百件。李张奏请度支库,以向天下昭示朝廷言而有信。加封开府仪同三司。李绛多次向皇帝奏谏宦官横肆及方镇进献等事,皇帝震怒,李绛谢罪说:“臣处于朝廷腹心之地,而为保全身家性命,不进言,是臣负陛下。如果上卿犯圣颜,旁触权贵,因而获罪则是皇上负臣下。”二于是,宪宗顿悟,遂进中书舍人, 赐金紫良芴。 元和五年(810年)宪宗纳其言罢宦官吐突承璀中尉,朝廷内外,无不相贺。六年拜相, 封高邑男。后历数国内忧患,进言直谏。宪宗入内对左右说:“李绛敢进骨更之言,真宰相也。”派遣使者赠之美酒。帝密诏教坊使为丹王等察访良家妇女作侍女,京师哗然。李绛上书谏止,帝乃全部放归所取民女。李绛以足疾请求辞相,罢为礼部尚书。虽去相位,不忘国事,照常上言进谏。元和十年(815年)出为华州刺史。 吐突承璀田地多在此,主奴扰民,绛缉拿关押,遂入为兵部尚书。因母丧免还,后擢河中观察使,又召迁御史大夫。敬宗宪历初(825年)拜尚书左仆射。因耿直, 屡为谗言所中,迁为太子少师。文宗立,召为太常卿,以检校司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累封赵郡公。宝历四年(829年)被乱兵杀害。赠司徒,谥贞。 有《李相国论事集》传世。 花下醉中联句 【唐】李绛 共醉风光地,花飞落酒杯。--李绛 残春犹可赏,晚景莫相催。--刘禹锡 酒幸年年有,花应岁岁开。--白居易 且当金韵掷,莫遣玉山颓。--李绛 高会弥堪惜,良时不易陪。--庾承宣 谁能拉花住,争换得春回。--刘禹锡 我辈寻常有,佳人早晚来。--杨嗣复 寄言三相府,欲散且裴回。--白居易 【小传】: 李绛,字深之,系本赞皇。擢进士、宏辞,补渭南尉,拜监察御史。元和二年,授翰林学士,俄知制诰。会李锜诛,宪宗将辇取其赀,绛与裴垍谏曰:“锜僭侈诛求,六州之人怨入骨髓。今元恶传首,若因取其财,恐非遏乱略、惠绥困穷者。愿赐本道,代贫民租赋。”制可。枢密使刘光琦议遣中人持赦令赐诸道,以裒馈饷,绛请付度支盐铁急递以遣,息取求之弊。光琦引故事以对,帝曰:“故事是耶,当守之;不然,当改。可循旧哉!”古 帝尝帝尝称太宗、玄宗之盛:“朕不佞,欲庶几二祖之道德风烈,无愧谥号,不为宗庙羞,何行而至此乎?”绛曰:“陛下诚能正身励己,尊道德,远邪佞,进忠直。与大臣言,敬而信,无使小人参焉;与贤者游,亲而礼,无使不肖与焉。去官无益于治者,则材能出;斥宫女之希御者,则怨旷销。将帅择,士卒勇矣;官师公,吏治辑矣。法令行而下不违,教化笃而俗必迁。如是,可与祖宗合德,号称中兴,夫何远之有?言之不行,无益也;行之不至,无益也。”帝曰:“美哉斯言,朕将书诸绅。”即诏绛与崔群、钱徵、韦弘景、白居易等搜次君臣成败五十种,为连屏,张便坐

文档评论(0)

qianqian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22413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