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隋唐嘉话》点校本.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81《隋唐嘉话》点校本

隋唐嘉話 程毅中 點校 點校說明   劉餗《隋唐嘉話》,《舊唐書·經籍志》和《新唐書·藝文志》都沒有著錄。南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在小說家類裏著錄了《隋唐嘉話》一卷,劉餗撰。宋史藝文志也有《隋唐嘉(原作佳)話》一卷,列在劉餗的傳記和小說之間。現存的《顧氏文房小說》本,據宋版重雕,書中「貞」字、「構」字等還缺筆,分上中下三卷。又有稽古堂叢刻本,與顧氏本基本相同,似出一源。還有《歷代小史》本和《唐人說薈》等本,不分卷,條目較少。   劉餗,字鼎卿,史學家劉知幾的兒子,附見兩《唐書·劉子玄》傳。傳中說他著有《國朝傳記》,《新唐書·藝文志》乙部雜傳記類曾著錄,三卷;丙部小說家類又著錄《傳記》三卷,應該就是《國朝傳記》的簡稱,原注:「一作《國史異纂》。」李肇《國史補序》說:「昔劉餗集《小說》,涉南北朝至開元,著為傳記。」就是指這本書。劉餗的著作還有《史例》三卷,《樂府古題解》一卷(見兩《唐書·劉子玄傳》),又《國朝舊事》四十卷(見《新唐書·藝文志》乙部雜傳記類,列在《國朝傳記》之後,似亦劉餗所撰),《六說》五卷、《兼講書》五卷、《授經圖》三卷(見《宋史·藝文志》經解類),《續說苑》十卷(見《宋史·藝文志》儒家類)。但現存傳本的僅《隋唐嘉話》一種。此書邵博《河南邵氏見聞後錄》卷三十曾引及, -4- 可見北宋時已有此名稱。此外,司馬光編《資治通鑑》時曾採用了劉餗的《小說》,不僅在《考異》中引述了《小說》的原文,而且《通鑑》正文裏有一些唐代史實,最早就是見於今本《隋唐嘉話》的。我們現在還能見到的,《太平御覽》引有《國朝傳記》(或作《國朝雜記》);《太平廣記》引有《國史異纂》和《國朝雜記》,另有《傳記》一種(疑非劉餗原書,參看本書附錄);王讜的《唐語林》引有《國朝傳記》(據引用書目);曾慥《類說》和朱勝非《紺珠集》中都收有《傳記》、《國史異纂》、《隋唐嘉話》三書。陶宗儀原編的《說郛》也收有《國史異纂》和《隋唐嘉話》,又有劉餗的《傳載》一種,可能是《傳記》之訛。   從上述各書所引看來,似乎劉餗曾有三種以上史料筆記(《國史異纂》即《傳記》的異名,已見《新唐書·藝文志》注),但仔細比較一下,就可以發現,所謂《國朝傳記》、《國史異纂》、《小說》的佚文,絕大多數都見於今本《隋唐嘉話》。如本書卷上宇文士及割肉一條和卷中蘇澄處方一條,唐人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都引作劉餗《傳記》。又如卷中傅奕破佛齒一條,《類說》本《嘉話》、《傳記》并見,《廣記》一九七則引作《國史異纂》。卷下徐陵為魏公藏拙一條,《類說》五四作《嘉話》,《御覽》五九九引作《國朝傳記》,《類說》六、《紺珠集》十也作《傳記》,《說郛》六七則作《國史異纂》。類此互見重出的情況,不勝枚舉,詳見本書校記。   根據本書的初步校勘,大致可以認為,今本《隋唐嘉話》,實即《傳記》(亦即《國史異纂》)及《小說》的異名。但在宋代却有四種書名并行,不但書目中重見疊出,而且類書、叢書裏也兼收 -5- 並蓄。今本《隋唐嘉話》,比《直齋書錄》所著錄的多兩卷,不知是多少不同還是分卷不同。而且今本卷數雖與《國朝傳記》相同,也未必就是《國朝傳記》的原貌,因為各書所引的《隋唐嘉話》或《傳記》、《異纂》,還有不見於今本的佚文(詳見本書補遺)。所以本書仍用《隋唐嘉話》的名稱,各書稱引不同,則各存其舊,一一寫入校記,以備校核。   劉餗的《國朝傳記》很久以來未見傳本。《隋唐嘉話》的書名,不見於兩《唐書》,似乎出於宋人改題。可能人們以為它是偽書,因而不加重視,四庫全書也沒有收。但國朝傳記實際上並沒有亡佚,而是以《隋唐嘉話》的名稱流傳下來了。還有一些資料,見於後出的《大唐新語》、《唐語林》等書,只因沒有注明來源,就被人忽略了。我在閱讀唐人小說時,偶然發現《傳記》、《國史異纂》、《小說》的佚文大多數見于《隋唐嘉話》,才對它作了一些初步的校訂。雖然已改正了若干顯著的脫誤,并輯錄了幾條佚文,比現存各本較為完備。但是我只把它作為業餘學習整理古籍的一項實習,沒有時間更廣泛地進行考證,加以自己對唐代歷史所知極少,無論在校勘或標點方面,遺誤在所不免,深望讀者多加指正。有關校點的做法,詳見凡例。                         點校者 一九七八年五月 -7- 點校凡例 一、本書的整理工作,重點在於標點,并盡量改正顯著的脫誤,輯補佚文,兼及版本的考訂。 二、本書以《陽山顧氏文房小說》本為底本,參校各本,擇善而從,凡大致可以確定底本錯誤的逕行改正,並在校記中說明依據。重要的異文寫入校記,各本異同不一一列舉,以免煩瑣。 三、校本中除《稽古堂叢刻本》與底本基本相同外,《歷代小史》本、《唐人說薈》本等都有刪略,凡底本有而別本無的條目不出校。 四、由於本書的版本流傳尚有可疑之處,凡曾見明代以前各書引錄的,亦在校記中注明,以備查考。 五

文档评论(0)

qianqian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22413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