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航阴谋论无证据支持
马航阴谋论无证据支持
因为自己的马来西亚国籍,在台湾高校学习的华人牛立(化名)被一名大陆学生奚落了一顿。
“前些天坐公交车的时候,我正在打电话。”这名大四学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一名大陆学生听其并非台湾口音,便问是哪里人,“我说‘大马’,他脸色一变,立刻破口大骂:‘你这满口谎言的畜生,滚回你狗国去,来这学啥中国文化。’”
此前,几名注册资料显示来自“中国大陆”的陌生网友,在牛立的个人社交网络站点上爆了粗口。
差不多同时,梁静茹、曹格等马来西亚籍艺人也遭遇了中国网友谩骂。一些知名微博博主则公开声称不再赴马旅游、不再购买马来西亚商品。
在中文网络世界,这个东南亚国家突然不受一些网民的欢迎,是马来西亚MH370失联事件的衍生效应。正如多国媒体所评论的,马来西亚刚开始处理客机失联事件的表现并不出色,部分信息延缓公开甚至前后矛盾,已为不少人诟病,并进而导致一些媒体或大V过于情绪化的表达,甚至主动挑动着民粹情绪。
但近日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情绪释放需要理性表达,如果让情绪压倒事实和理智,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家属现阶段表现较为克制
“大家都能理解失去亲属的巨大悲痛。但马总理宣布飞机坠毁后很多家属的激烈反应包括晕倒、抗议,甚至打起来,有点让我意外。”毕业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自由撰稿人任意说。
据《南华早报》报道,一位美国乘客家属说,中国家属的表现“太小孩”了,他们只会干涉调查,并最终伤害他们自己。
但更多人对家属的表现是一种出于同理心的理解,认为家属在这么大的事件面前,哀痛的感情需要尊重,悲愤的心情可以理解,激烈的态度应该宽容。
就中国青年报记者的观察,从总体上看,作为失联客机乘客的亲人,现阶段表现仍然较为克制。
3月25日是马总理宣布MH370终结于南印度洋的第二天,马方高级别代表团来京举行家属沟通会。一位空军中将在会场上起立回答家属提问时,投影仪的光线一直照着他的眼睛,他多次试图避开,但总是没能奏效。两位家属委员会成员见状拿出纸板,遮住投影仪的镜头,后来则关闭了投影仪。
沟通会现场,还有一位全身发抖的年迈家属,在亲友搀扶下提出了关于飞机的技术问题。提问完毕后,他还礼貌地说:“请×××回答。”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能时刻保持理智。发问过程中,一位心情悲伤至极的家属称马方官员“水平不高”,“没有想到你们身高也不高”。
马方答问之后,一名家委会成员立刻起身纠正。他礼貌而委婉地建议,请媒体不要报道关于“身高”的表述。
总体上克制的表现延续到私下交流场合。在家属微信群里,有人曾建议参加马方沟通会时准备些鸡蛋,另一家属马上劝阻:“不能做违法的事情。”
就在清明节这天,从家属微信群的信息看,家属对失联事件关注较多地集中在:中方船只接收到黑匣子信号、组织家属体检、沟通会暂停3天等事项。家属多次互相鼓励爱护身体,坚持关注事件进展。
媒体和公众人物应该更理性
但是,马来西亚籍学生牛立的遭遇说明,不仅马来西亚在网络上被一些人言辞激烈地号召“抵制”,马来西亚的艺人在微博上遭遇围攻,甚至连马来西亚籍的普通人也遭遇了不理性的攻击。
牛立没有太在意公交车上的遭遇。他认为,给他贴“畜牲”标签的人是“笨脑袋”。
牛立打了一个通俗的比方:“如果一个女人背叛了你,那么,你可能会恨那个女人。但是,你就要恨所有的女人吗?”
在挑起不理性情绪上,一些大V和媒体起到了不好的作用。
以某报为例,有一天的一版大字标题是“马国政府,马虎应付”,辅以三宗罪:“马方仍未披露与真相相关信息”;“飞机坠海的相关数据,马方于3月12日已获得”;“马驻华大使‘耍太极’,见面会数度惹怒家属”。内版有一个大标题是“飞机落入南印度洋原来是‘猜’出来的”。在展示“马航!你欠我们一个交代”标语的大幅图片下方,是源自中新网的稿件《面对乘客家属质问,马驻华大使沉默、沉默、再沉默》。
在一些社交媒体上,谩骂更无节制。如某微博称“马来西亚航空别再欺骗全世界了,你们实在太无耻!!!”有的商业网站甚至专门设置了“抵制马来西亚”热门话题。
媒体人潘采夫指出:“在民意汹汹的时候,明星和公众人物太过情绪化不应该。媒体发什么九问要么智商不足,要么是在投机。当社会公众情绪火爆时,媒体和公众人物应该比普通百姓更冷静理性,如果你比老百姓还亢奋,那普通人要被煽乎成什么样儿呢?”
自由撰稿人任意也说:“看到这些剧烈悲痛的家属,我不得不问:中文世界的媒体和信息是不是也有责任?有没有什么东西延长甚至加大了他们的痛苦?包括过多指向马国和马航,其带来的不是问题解决,而是仇恨。此时应对家属提供更多信息,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排除阴谋论,为其提供真正的心理辅导。”
对事件过度解读并不是好事
3月31日,《广州日报》国际编辑温俊华撰文表示,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马来西亚政府是导致飞机失踪的“刽子手”。微信朋友圈热传的关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