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建张家口至唐山铁路ZTSG-2标段
七分部隧道仰拱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张唐铁路项目经理部七分部
二〇一一年十月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2
三、施工流程及验标要求 2
四、质量通病处理及预防措施 11
五、安全注意事项 12
六、文明施工.环水保要求 12
新建张唐铁路七分部
隧道仰拱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张唐铁路七分部主线上共有两座隧道。分别为沈家泉隧道(有砟轨道)、红星隧道(有砟轨道)。
沈家泉隧道地处赤城县石窑沟与刘长沟之间。沈家泉进口洞口位于郭家屯石窑沟背半山腰位置,出口洞口位于刘长沟村尖牛嘴山沟沟谷位置。该隧道穿越最高峰海拨高度1012m,最大埋深为132m。隧道进口里程为改DK99+695,出口里程为改DK102+554,隧道全长2859m。
红星隧道地处赤城县郭家屯西北,该隧道穿越最高峰海拨高度946.81m,最大埋深66.39m。隧道进口里程为改DK98+778,出口里程为改DK99+045,隧道全长267m。
2.工程地质构造、水文
沈家泉隧道沿线地层出露较全,其中新生界、中生界、古生界、元古界及太古界均有出露,刘长沟区域内大部分地段基岩裸露,其他段地表覆黏性土及碎石类土。中生界白垩系下统K1及侏罗系J多分布于此,以砾岩、砂岩为主,强风化~弱风化,节理发育。隧道区内未见有大型褶皱构造及断层,安山岩与凝灰岩的岩层基础关系为平行不整合接触。无地下水,雨季时有少量基岩裂隙水,受节理等地质构造控制,由大气降水补给,向山地量测沟谷地区排泄。
红星隧道沿线隧道洞身通过地层有新黄土:褐黄色,硬塑,具孔隙。凝灰质砂岩:浅红色,强~弱风化,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厚度约>5m。凝灰质角砾岩:浅灰色,强~弱风化,碎屑结构,厚度约>5m。勘探期间,勘探深度及范围内未见地下水,雨季时,有少量基岩裂隙水。
3.主要设计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国铁重载I级
正线数目:双线
设计行车速度:120km/h
最小曲线半径: 1200m
限制坡度:重车方向6‰,轻车方向12‰
牵引种类:电力
机车类型:货机交流传动机车HXD系列;客机SS9
牵引质量:10000t
到发线有效长度:1700m
闭塞方式:自动闭塞
编制依据
1.本项目施工合同文件。
2.新建张家口至唐山铁路工程沈家泉隧道、红星隧道施工图(张唐施遂参-01、张唐施遂-02-09、张唐施遂参-02-10等)。
3.现行的国家、铁道部有关铁路工程规范、验标、施工指南。
4.现场和周边环境的施工调查资料。
5.国家、地方、行业颁布的其他有关资料;
6.现场施工技术调查和我单位的现有施工技术水平和资源。
7.《新建时速12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
8.《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9.《新建时速12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
10.《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1994;
1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1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三、施工流程及验标要求
1.仰拱栈桥图
图1 仰拱栈桥示意图
2.施工工艺流程
图2 仰拱、仰拱填充施工工艺流程图
3.验收标准
(1) 仰拱混凝土抗渗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每500米应制作检查试件1组(6个),不足500米时也应留置1组。
(2) 仰拱厚度及各部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每一浇筑段检查一个断面。
检验方法:施做前观察、尺量,施做后采用无损检测法检测。
(3) 仰拱与边墙及水沟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每一浇筑段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
(4) 仰拱施工前必须清除隧底虚碴、淤泥、积水和杂物。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 仰拱混凝土应分段连续浇筑、一次成型,不留纵向施工缝。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6)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符合理论配合比要求,偏差不宜大于±20㎜,入模含气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每拌制50m3混凝土或每工作班应测试一次
检验方法:进行坍落度、水胶比和含气量试验。
(7) 新浇筑与邻接的已硬化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和处理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要求。
检验数量:每部位测温一次并填写测温记录。施工缝留设位置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温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ZT 0142-2010 航空磁测技术规范.pdf VIP
- 高三读后续写题库练习题55篇(含范文解析).pdf VIP
-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pdf
- 中国漆包线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x
- (周髀算经.doc VIP
- 自然拼读 phonics kids book3双字母组合发音.pdf
- 课题申报参考:大数据赋能下高职学生画像与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路径研究.docx VIP
- 2024年职业技能测试题库500道及答案(全国通用).docx
- 医疗器械内勤工作总结.pptx VIP
- 课题申报参考:高质量充分就业背景下坚毅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焦虑的实验、追踪及干预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