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16年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docVIP

山东省德州市2016年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德州市2016年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德州市2016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 2016.4 第I卷 (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中国古代刑法起初并无公开条文,只是由判决者临事决定惩罚标准,贵族阶层以此拥有 家长式的生杀予夺权力。但到春秋后期,郑国“铸刑书”,晋国“铸刑鼎”,都是将成文刑法 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这反映了统治者 A.出于形势所迫实行依法治国 B.非常注重寻找权力合法的依据 C.适应现实需要调整统治方式 D.接受注重道德规范的儒家思想 【知识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试题解析】古代中国也有刑法,只是并未成文,故A项错误;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并非为了寻找权力合法的依据,故B项错误;刑法从“并无公开条文”到“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反映了刑法由不成文到成文的演变,这是适应地主阶级兴起、贵族逐渐衰落的需要,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刑法,未体现注重道德规范的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C 25.《汉书·循吏传记载:“景帝末,(文翁)为蜀郡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 以为学官弟子……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由是大化,蜀 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该史 料反映了 A.蜀地私学迅速发展 B.蜀地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C.学官主教儒家经典 D.文翁推广了蜀地教育经验 【知识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试题解析】学宫由官府修建,是公立学校,而非私学,故A项错误;根据“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可知蜀地到京城学习的人能够与齐鲁相提并论,说明蜀地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学官教授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文翁推广蜀地教育经验,故D项错误。 【答案】B 26.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全部宰相的50%左右。宰相中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400余任 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3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分别占10人和8人。这 反映出当时 A.科举制度不能选拔优秀人才 B.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 C.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 D.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 【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中央与地方的斗争 【试题解析】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能够选拔优秀的人才,故A项错误;世家大族出身的宰相不到宰辅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因此不能说明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故B项错误;世家大族出身的宰相数量众多,反映出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故C项正确;宰相中虽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但却并非职位承袭,而是科举出身,故D项错误。 【答案】C 27.宋代欧阳修诗句“南方精饮食,菌笋鄙羔羊。饭以玉粒粳,调之甘露浆。一馔费千金,百 品罗成行”描绘了当时人们对口腹之欲、享乐意识的追求。这反映了当时 A.理学丧失了社会影响力 B.商品经济影响人们意识 C.政府鼓励人们扩大消费 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知识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试题解析】欧阳修为北宋人,诗中描绘的人们追求正当的吃喝享受,而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的是南宋的朱熹,因此这种现象并不能表明理学丧失了社会影响力,故A项错误;宋代商品经济发达,于是便有了“人们对口腹之欲、享乐意识的追求”,可见商品经济影响了人们的意识,故B项正确;诗句中描绘的现象不能反映出政府的态度,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经济重心南移,故D项错误。 【答案】B 28.(在元朝统治期间)推翻蒙古统治的,只有民变而没有政变和兵变,反映了蒙古帝国的 A.民族矛盾特别突出 B.中央集权的有效 C.行省制度行之有效 D.君主专制的弱化 【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中央与地方的斗争 【试题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元代实行种族歧视政策,民族矛盾尖锐,因而推翻蒙古统治的“只有民变”,故A项正确;“没有政变和兵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央集权的有效,但这并非材料强调的重点,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行省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出君主专制的弱化,故D项错误。 【答案】A 29.清政府于1909年和1910年分别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府厅州乡地方自治章 程》等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地方自治机关具有相对独立的权限,可以行使一定程度上的立 法权和行政权。这反映了 A.专制皇权体制走向崩溃 B.对地方制度改革的尝试 C.地方实力派的离心倾向 D.地方自治改革成效显著 【知识点】辛亥革命 【试题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自治,未涉及专制皇权体制,故A项错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