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中学2013-2014年度高一5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by史.docVIP

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中学2013-2014年度高一5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by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中学2013-2014年度高一5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by史

淄博市第七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5月考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考点:材料大致反映说,当时人们的一个观念认为:金银财宝,遇到火灾等灾害马上会失去,只有土地,不管怎样的灾害不会有意外。所以有钱的如士绅、富户,一般的手工业者、商人、官府胥吏有钱了以后,都会马上置地。反映了当时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也反映了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重农政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本题选B项,商品经济繁荣一说与材料不符,恰恰完全相反。 考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西欧”“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可知讲的新航路开辟原因和条件,所以答案选A。 3.从整体史观讲,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世界近代史上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 A.西方的殖民掠夺 B.东西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碰撞 【答案】A 考点: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此后,西方殖民者疯狂地进行殖民侵略,把殖民地半民地国家和人民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统计表》此表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国 家 总人口(单位:万人)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1851年) 约1800 48% 52% 法国(1851年) 约3600 75% 25% 中国(1851年) 约43200 89% 11% A.中国城市化开始起步 B.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西方侵略延缓了城市化 D.东西方城市化差距大 考点: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从表格中可直接得出19世纪中期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远低于西欧国家,这是受工业革命的影响。A项城市化开始起步项是其本质列强的侵略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项错误D项。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 项与题干中的“1789~1848 年”的时间界定、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不符。故选 D 项。 1879年,某项科技新成果发明的消息传到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随之狂跌。引起股票狂跌的科技新成果应是?????????????? A.改良蒸汽机 B.蒸汽机车 C.汽车 D.电灯 【答案】D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1879年10月21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通过长期的反复试验,终于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这也就说明了能源变化,由煤气到电力的使用。所以答案选D。 7.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A、美国经济的崛起 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英国”“华工……美”“法国……俄国”可知,世界各国都有一定的经济交往,这可以得出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的就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所以答案选D。 8.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人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面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该材料从本质上表明( ) A.商品输出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B.列强侵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C.列强侵略导致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西方侵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答案】C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由材料外国纺织品的输入导致“女红失业”,煤油等产品的输入导致“桕树皆弃为不材”,即传统手工业日益破产,可以看出中国的自然经济在外国的经济侵略下逐渐解体。所以答案为C。AD项材料未体现;B项说的是外国列强的经济侵略刺激了中国的民族工业的产生,但是材料也并未体现。 9.1942年5月前后,日商丰田纱厂企图强行收买上海申新一厂和八厂产权,荣德生严词拒绝。他说:“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下列有关表述,不准确的是( ) A、民族企业要发展,必须完成反帝任务 B、拒绝日本收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C、上海民族企业受到日本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挤压 D、不把产业卖给外国人,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答案】C 考点: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所讲的是日本企业企图强行收买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