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12-2013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无解析.docVIP

山东省聊城市2012-2013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无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聊城市2012-2013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无解析

聊城市2012-2013学年高二期末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题密封线内和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将第Ⅱ卷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写道:“如果贫民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逮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的时候才改变。”梭伦为解决亚里斯多德所说的社会问题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 A.颁布“解负令” B.组成“四百人会议” C.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D.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 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民主化 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 要求政治自由化。”当时,“政治民主化”体现在权利分配标准发生的变化,即( ) A.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B.打破贵族世袭特权 C.以部落为单位选举 D.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 3.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 )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4.史书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后来“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种变化( ) A.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 B.加快了小农经济在秦国确立的进程 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5.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典型雕刻大佛。前一幅为云冈石窟,其雕刻佛面方圆,两肩齐平,深目高鼻,衣纹厚重突起,线条简明,是典型的胡人形象,后一幅是龙门石窟,无论佛像造型,还是龛饰壁雕,都具有中原文化的特征。出现上述不同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佛教的传播和进一步盛行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 D.雕刻工匠的审美观念差异 6.《新全球史》言及古代中国某制度时说:“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 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 家庭。”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 ) A.改变了封建地主地所有制 B.损害了自耕农的利益 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7.宋太宗(939一997)诏:“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亊,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宋代统治者的这种认识造成了 ( ) A.重文轻武积弱不振 B. 内乱頻仍国势衰弱 C.外戚宦官横行不法 D. 变法受阻积弊难除 8.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 ) A.青苗法 B.均输法 C.免役法 D.市易法 9.“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强调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B.主张国家权力为神所授 C.主张政教合一 D.教皇权力高于王权 10.有人认为“阿里是中国秦始皇的埃及版本”。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 ) ①实现了国家统一? ?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 ? ③统治残暴? ? ④遏制外来侵略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