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大北京地概考研名词解释和简答总结MJ-20136
地大北京地概考研复习总结
名词解释
地质灾害(12、10、06、05、04)
由于地质营力或人类活动而导致地质环境发生变化,并由此产生各种危害或严重灾害,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人类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现象或事件
地层层序律(11、10、09、06)
地层形成的原始产状一般是水平或近水平,并总是先形成的地层在下,后形成的盖在上面,这种正常的地层叠置关系叫地层层序律
化石层序律(00)
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具有不同的古生物化石组合,相同时代的地层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古生物化石组合;古生物化石组合的形态、结构越简单,则底层的时代越老
自然环境
人类在地球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周围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阳光、空气、土地、能源等
地质环境(08、04)
围绕生物体外部的空间及所包容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即固体地球表层地质体的组成、结构和各类地质作用与现象给人类所提供的环境
生态系统(09、06、05、04、02)
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的总和,并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组织的能力
生态平衡(08、07、04)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不断进行,一定时间、空间内,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都保持着一种动态的稳定,此状态叫做——
重力异常
实测重力值与理论重力值之间的差值,差值为正叫正异常,差值为负叫负异常
成岩作用(11、10)
由松散的沉积物转变为沉积岩的过程,主要方式有压实、胶结和重结晶作用三种
压实作用
沉积物在上覆水体和沉积物的负荷压力下,水分排出,孔隙度降低及体积缩小的过程
胶结作用
从孔隙溶液中沉淀出的矿物质(即胶结物)将松散的沉积物粘结成沉积岩的过程
重结晶作用
指在压力增大、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沉积物中的组分部分发生、溶解和再结晶,使非晶质变为晶质,细粒晶变为粗粒晶,从而使沉积物固结成岩的过程
节理
岩石受力的作用超过岩石的强度时,就会破裂形成断裂构造,断裂两侧岩块无明显滑动者叫节理,有明显滑动者叫断层
剪节理
由剪应力产生的破裂面
张节理
由张应力产生的破裂面
解理
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的性质(12、06、99、00、02、03)
断口
矿物受敲击后沿任意方向裂开成凹凸不平的断面
岩石
天然形成的、由固体矿物或岩屑组成的集合体
岩石的矿物成分
不同类型的岩石具有的不同的矿物共生组合
岩石的结构(10、09、06、04、99、01、02)
组成岩石的矿物或碎屑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态特征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岩石的构造(04)
岩石中的矿物(或岩屑)颗粒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排列方式特点
岩石圈(12、06、02)
软流圈之上的固体地球的刚性圈层
岩浆
地壳深部或上地幔局部地段中形成的一种炽热的、粘度较大且富含挥发成分的硅酸盐熔融物质
岩浆作用(06、00)
岩浆沿构造软弱带上升到地壳上部或喷溢出地表,在上升、运移过程中由于物化条件改变,岩浆成分不断发发生变化,最后冷凝成岩石的复杂过程
侵入作用
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时,由于上覆岩层的外压力大于岩浆的内压力,迫使岩浆在地壳中冷凝而结晶的作用
矿产(矿产资源)(07、06、02)
自然界里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于地表的可供人类利用的矿物或岩石资源
矿床(07)
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中所含某些物质成分的质和量符合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要求,并能为国民经济所利用的综合地质体
矿石
矿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从中可以提取有用组分(元素、化合物、矿物)矿物集合体
品位
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
母岩
提供主要成矿物质的岩石
成矿作用(11)
地球演化过程中,使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元素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作用
矿物(09)
天然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并具一定的物化性质和外部形态。
矿体
矿床主要组成部分。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产状的矿石堆积体,是开采的对象。一个矿产由一个或多个矿体组成,矿体内部不符合工业要求的岩石称为夹石
岩床(09)
又称岩席,厚度较小面积较大的层间侵入体,与顶、底板围岩平行,接触面平坦,中部稍厚,向边部逐渐变薄至尖灭
岩墙
厚度较稳定且近于直立的板状侵入体。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岩墙很少单一产出,常常是几十条、几百条有规律地分布,形成岩墙群
岩盆
中央部分厚度大,边缘厚度小,中间微向下凹的盆状侵入体。岩性多为基性,平面形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形,规模一般较大
岩盖
岩盘。上凸下平的穹窿状侵入体,由岩盖中部到边部,其厚度迅速变小而尖灭。岩性多为中酸性,规模一般不大
剥蚀作用
各种运动的介质在其运动过程中,使地表岩石产生破坏并将其产物剥离原地的作用
下蚀作用
河水以及挟带的碎屑物质对河床底部产生破坏,使河谷加深、加长的过程(下蚀作用在加深何故的同时,还使河流向源头发展,加长河谷)
向源侵蚀
河流向源头发展的侵蚀作用
侧蚀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