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实验集锦材料.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集锦材料

一般小麦秸秆的灰分都在10%左右,符合规律。 1.2 稻秸秆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1)脂蜡质含量测试:将测过含水率的稻秸秆试样,分别放入脂肪提取器内,烧瓶中加入 150ml 苯乙醇溶液。在恒温下进行提取,控制回流速度为 4~6 次/h。提取 3h。 取出试样烘干至恒重,迅速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并精确称取试样与称量瓶重量并记录。按 1 计算: 式中: W 1-试样的脂蜡质含量,% G 0-试样抽取脂蜡质前的干重,g G 1-试样抽取脂蜡质后干重,g 水溶物含量:将提取脂蜡质后的试样,分别放入加有 150ml 蒸馏水的磨口三角烧瓶中,装好球形冷凝管,沸煮 1h,更换新蒸馏水,重新沸煮 2h,取出试样,在分样筛中洗净,放入已知重量的称量瓶中,烘至恒重。取出,迅速放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并记录 按式 2 计算: 式中: W2 -试样的水溶物含量,% G 2-试样提取水溶物后的干重,g 目前酸性洗涤纤维测 定法(范氏物nsoest纤维测定法)已获得公认l42]。应用比较多的分析方法还有王玉万等所用的系统分析法,以及由王玉万系统分析法所改造的差重法143】(中性洗涤剂洗涤、ZMHcl水解、75%HZSo4水解及灰化)。针对每一种成分的含量也有各自的测量方法,如纤维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有浓酸水解定糖法、硝酸乙醇法、氯化法等;木质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有浓酸水解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法和同位素标记法;半纤维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即多戊糖含量的测定有比色法和容量分析法[44]。 污泥接种: 试验所用的接种污泥取自南阳酒精厂厌氧反应器的活性污泥,为深灰色絮状污泥,经测定其VSS/T55为51.6%。污泥接种量为20%。 粒径对玉米秸秆厌氧发酵的影响 为了研究原料粒径变化对其厌氧发酵的影响,试验过程中分别将原料处理成10一20cm, 2一3cm和20一30目三种不同粒径,发酵料液的Ts浓度为5%,原料添加量为SOgTs,初 始pH值为7,中性。污泥的VSS/T55为51.6%。污泥接种量为20%。分别在常温和中温发 酵条件下开展试验以考察其厌氧发酵特性的差别。 在三种粒径中2一3em的秸秆累计产气量最高,10一20cm粒径的秸秆累计产气量较低的原因是由于秸秆的粒径较大,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的紧密结构在发酵的过程中很难被微生物破坏,导致发酵效果不佳。经过粉碎粒径为20一30目的秸秆,秸秆中较长的纤维束被切为较短的纤维束,这样会变得更容易被微生物降解,实际试验中粒径为20一30目的秸秆的发酵效果并不是很好,原因是在发酵过程中粉碎的秸秆由于密度较小漂浮在发酵液的上层,污泥的密度较大沉在底部,它们很容易出现分层,秸秆粉很难和微生物接触,导致产气效果不佳。因此在常温下2一3。m的秸秆的发酵效果最好。 发酵过程中ph变化机理 由于在产酸菌的作用下,纤维素类物质被分解为各种小分子酸,在发酵初期发酵料液的pH值下降,料液呈酸性。随着发酵进入以产甲烷为主的阶段,料液的pH值慢慢回升,最后pH恢复到近中性。 大量的试验证明,产甲烷菌代谢的最适 pH 值是 6.5~7.5,在这个范围内,产气情况最好(赵洪等 2008)。pH 值在 6.8~7.2 之间时,沼气发酵的启动速度最快,pH 为 7.0 时,产气量最大(赵明星等 2008)。 糖类、蛋白质和脂类是发酵原料的主要成分,其中糖类是最容易被分解利用的。产酸细菌首先分解利用原料中的糖类、淀粉等小分子有机物,产生大量的有机酸、CO2,使发酵液料中 pH 值明显下降。但是在不产甲烷细菌类群中还有一类细菌叫氨化细菌,能够通过代谢分解消化蛋白质产生氨,由于氨是碱性的,它可以中和产生的一部分有机酸。因此,原料中蛋白质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料液 pH 值的变化。 发酵初期,罐内尚未形成完全厌氧环境,以产酸阶段为主,产酸细菌通过利用糖类等物质产生大量有机酸,使发酵料液 pH 值持续下降。随着发酵的进行,罐内氧气逐渐被消耗,这种无氧环境促进了产甲烷菌的新陈代谢,它们不断将有机酸通过自己的代谢转化为甲烷等,使酸化现象逐步得到了缓解,从第 7 天开始,发酵系统开始进入正常产气产甲烷阶段,pH 值也逐步回升到 6.5 以上的正常范围,pH 在正常范围值内稳定变化。 发酵过程中C/N比 沼气发酵原料最适宜的碳氮比为 20~30﹕1,在这个合适的范围内,发酵原料启动较快。如果发酵原料的碳氮比太高,不仅不利于产气,而且很可能出现酸中毒现象(邱凌 2008) 发酵参考物料的加入(举例) 干秸秆:取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田,采集到试验室后,用粉碎机粉碎至粒径为0.5~2 cm。青贮秸秆:取自农业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西北观测站,青贮时间为两周。 猪粪:取自杨凌区揉谷乡农户家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