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狮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1201703110484.docVIP

河北狮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120170311048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狮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1201703110484.doc

河北定州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周练试题(1) 一、选择题 1. A.秦朝赋税繁重造成社会生产力破坏 B.黄老治国思想基本上取代了法家治国理念 C.秦汉时期农耕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 D.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紧密相关 2. A.传统家庭观被颠覆 B.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 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个体小家庭是生产主体 3.均田制下授田并承担赋役的起始年龄逐渐从15岁调整到18岁,还田除役的年龄逐渐从71岁调整到56岁,与此同时女性逐渐不负担赋役也不授予土地。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 A.儒家思想的民本理念受到重视 B.垦荒使私有土地的范围缩小 C.土地占有不均衡的现象加重 D.农业的生产方式出现重大调整 4.据相关材料记载,明朝的宏观经济情况为:农业占明朝GDP比重平均为88%,手工业和商业最高时也没有突破20%;政府税收占GDP比重为3%—9%,平均为5%。根据材料推断当时明朝 A.田赋收入是财政收入的大宗 B.经济总量长期雄踞世界第一 C.推行农工商共同发展的政策 D.黄金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5.综合表中的信息,可以认为西汉时期 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单位:钱 项目 数量 备注 收 粮食 8500 折算为货币后的大致值 支 赋 田租(上缴实物) 283 同上 算赋和口赋(上缴货币) 406 无 役 兵役和徭役 2300 除部分兵役必须亲身应役外,其余可亲身应役或上缴货币代役。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 日常开支 食 4918 据战国比例推算 衣 2732 同上 祭祀等仪式 300 以战国数据为参考 ①农民赋役沉重②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有其存在必然性 ③商品经济相当发达④拥有小块土地的自耕农大量存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学者许倬云说,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不少中国文人即使在城市里待很久,也认为是“客居”,迟早也要还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品流通 “安土重迁”的思想重视农业的观念 A. B. C. D. 7.明朝湖州市某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 经营项目 数量 产量 收入(白银) 稻 30亩 90石 90两 桑 10亩 养蚕600个(卖出250个,织绢120匹) 125两 家禽 58头 (略) 55两 A.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 B.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D.湖州地区丝织业较发达 8.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府户籍登载的主要对象是郡县管理下的交纳赋税的自耕农。官府直接控制下的屯田民、兵士、手工业者等不在其中;私家依附人口、奴婢及流亡人口未纳入官府户籍;寺院僧尼及依附人口也不在户籍中。关于这一时期的户籍登记状况,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封建经济发达,人身自由度增加 B.自耕农和部分依附人口承担官府赋役负担 C.中央集权削弱,多种地方力量并存 D.庄园经济盛行,其实质是自然经济 9.《秦律·厩苑律》规定:借用官府的铁制农具,因原器破旧而损坏,农民以文书上报官府即可,官府回收原农具而不令赔偿。这一规定主要说明了 A.秦国力雄厚疆域辽阔 B.秦律规定覆盖面广 C.秦政府鼓励发展农业 D.秦铁农具储备充足 10. ①生产工具不断改进②生产技术日益完善 ③水利工程相继兴建④农作物资源的丰富 A. B. C. D. 11.“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12. A. B. C. D. 13.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 B. C. D. 14.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与材料反映时期相符合的生产工具 A.铁制工具 B.曲辕犁 风力水车 D.石刀石斧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B.“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C.“依军功行田宅” D.“除井田,民得买卖” 16. 我国有如下谚语:“及时刈艾(除去杂草)仓必满溢”“施粪如用药,适度为佳”“麻黄种麦,麦黄种麻”“深耕三尺三,来年必丰年”。这些谚语最能说明我国古代 A.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B.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五谷丰登,生活舒适 D.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17.先秦时期,古代中国的农耕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那么,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石器锄耕 B.刀耕火种 C.铁犁牛耕 D.机械化耕种 18.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直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ld11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